2)金融货币_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虽然确立了与英镑和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但是法币并非钉住英镑和美元不变。事实上,国民政府实施的是可调整的汇率制度。法币政策实施以后,法币对外价值通过钉住英镑和美元得以实现。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卖出价便士,买入价便士。1936年9月,国民政府根据需要扩大了汇率买卖差价,卖出价便士,买入价便士,仍由上述三银行无限供应外汇以保持汇价稳定。随后,法币对外价值逐渐下滑。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减少外汇需要,防止资金逃避,国民政府实施安定金融办法,限制存户提存。期间,法币对外比价逐渐下调。1938年3月,为防止伪组织以**兑换法币,套取外汇,又实施购买外汇请核办法,开始战争期间的外汇管理。在主币连续改革的基础上,国民政府也统一了辅币的标准,并于1936年1月11日公布了辅币条例,完成了本轮改革的最后一步。至此国民政府的货币现代化改革宣告结束。

  其实由于战争,法币。大洋。黄金、英镑、美金等货币都幅度太大,以法币为例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唯一稳定的就是最后大赢家美国。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各国停止了黄金的进出口,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在金本位制度后期,美元含金量为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规定为格令(合克)。黄金官价由每盎司美元提高到35美元。到1934年美元贬值,美国政府将1922年以前版的各种券类钞票逐渐收回。贬值后的美元不能兑现,仅外国中央银行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二战后的1946年12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为克。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相比较的是英镑,20世纪初叶,英镑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趋于衰落,逐渐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英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将英镑汇率固定在1英镑兑换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国宣布英镑实行自由兑换,由于外汇储备迅速流失,于同年8月份又恢复外汇管制。

  1949年9月,英国宣布英镑贬值%,将英镑兑美元汇率贬到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镑再次贬值,兑美元汇率降至美元,英镑含金量也降为克。

  可以说整个二战金融虽然各个国家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但作为战胜国货币崩溃的如此厉害的也只有我国了。。。。。

  为了防止货币混乱而导致大家看不懂,在以后的价格交易都以美金为标准。。。不得不说,金融帝国的强大才是美国强大的最重要的保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