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24玻尔大战守恒律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却没有哪怕一个数学方程。

  陈慕武在他第一篇有关伽马射线散射的论文中,只用到了高中生乃至初中生都知道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借由这两个守恒定律,陈慕武推导出了光子存在的这个结论。

  为了坚持光子不存在这个底线,玻尔提出来了一个及其大胆的想法:他从自己之前提出来的对应原理入手,否定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这两个基本的物理学定律!

  玻尔在BKS理论中提出,这些经典物理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只是在大量碰撞事件的统计平均中才成立,而在微观条件下,单个电子受电磁波影响时的动量和能量并不守恒。

  他的这一招险棋,釜底抽薪般地否定了陈慕武第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理论。

  因为无论是陈慕武的第一篇论文,还是读过论文之后进行了大量实验的物理学家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分别测量了入射和散射的伽马射线的波长,这确实是一种统计平均的结果。

  但即便如此,玻尔在论文中也需要花费大量篇幅,构造出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新理论,才能为伽马射线的散射提供一个另类的解析。

  现如今,能反驳玻尔的BKS理论的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找出证据,证明波长变化不仅仅是统计平均,更能够直观地体现在单个光子和单个电子上,也就是说,经典物理中的两条守恒定律,在粒子碰撞中同样适用。

  巧了么这不是?

  陈慕武让卡皮察和布莱克特拍下的照片,就是为了证实这一点!

  ……

  爱因斯坦当初在提出光量子理论时,为了能证实其正确性,曾经在1909年的萨尔茨堡会议上,提出来了一个不是那么出名的思想实验,“爱因斯坦肥皂泡”:

  他首先请大家想象能把阴极射线管的热度调得无限低,以至于每次都是这样只有单独的一粒电子能从作为阴极的灯丝中逸出。

  这粒电子会径直地向阳极跑去,击中那里屏幕上的某个点(如图a)。

  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粒子运动,没有人会为它大费脑筋,在场的科学家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爱因斯坦又请大家想象把一个光源的能量也调得很低很低,让这个光源也只能在每次发出单一的能量子。

  如果光的确是普朗克相信的电磁波,那么从这个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就应该是一个球面波,如同一个膨胀中的肥皂泡,同时向四面八方均匀地“散开”(如图b)。

  然而,当这个球面波在某处被吸收时,这个肥皂泡中所有的全部能量,却又要突然集中在那一个点上,因为它只能作为整个的能量子被吸收(如图c)。

  光的能量在传播时像膨胀的肥皂泡一样分散,在被吸收时却又魔术般地集中在一个点,这显然说不通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