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1章 170徐太太两眼放光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有客人前来拜访,他说自己姓施叫汝为,是什么‘剑桥大学的博士’。”

  所以陈慕武才想着是因地制宜地开设这两门学科,利用瑞典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培养人才。

  但只有这一次,徐志摩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听陆小曼的话。

  反正这些“汉学教授”的薪资全都是由瑞典王储那边支付,陈慕武很愿意做一个顺水人情。

  废话,自己马上就要不在中囯了,邀请泰戈尔来访华又有什么用?

  陈慕武在国外名声响亮,在国内的“上层社会”里,只能比国外更加响亮。

  没想到,不愧是了不得的陈博士,居然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罗素也好,杜威也罢,从来都是西洋人来到国内,给中囯人讲课。

  陈慕武也不知道国内的那些文科教授们,到底有谁愿意来瑞典,有谁留恋故土不愿意来。

  被施汝为拒绝后的徐志摩,倒是没有多大的怨言。

  幸亏陈慕武又是早就有锦囊妙计,他可不愿意因为参与人数太多,导致选上来的都是一些走后门的学生,所以让施汝为坚定回绝了这件事情。

  陈慕武他们在1927年底到1928年上半年,在王子学院的物理学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仍然没能住上学校里的宿舍楼,而是每天在王子学院和临时驻地两头跑。

  徐志摩对陈慕武的邀请很感兴趣,感兴趣到他完全不再想邀请泰戈尔访华的事情。

  徐志摩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比听到有剑桥大学学弟上门还更加激动。

  施汝为回国之后,没有拿着陈慕武的推荐信,直接去仩海的交通部南洋大学入职,而是先回到家中处理了一些个人事务。

  虽然他们在这些学科上的能力不行,但只要花钱去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即可。

  把客人迎进家门,听施汝为说明来意,得知对方并不是自己主动前来,而是受陈慕武所托才来拜访。

  当然,文科还是要开设一部分的,不过学生仅限于非中囯籍的欧美学生。

  “况且国内的这些个社交沙龙,又有什么好混的?你是不知道,在国外和汉臣兄交往的都是什么人!沪上的英文报纸隔三差五就有有关汉臣的报道,恩斯坦、罗素等一系列欧洲顶尖的思想家,和汉臣之间的学术交流非常频繁;而当今英国国王的二儿子,也是汉臣的好友;至于这所汉臣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建设的王子学院,为什么叫王子学院侬晓得伐?正是因为其背后的出资人也是汉臣的好友,瑞典国王的王子,瑞典未来的国王。

  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赵元任,曾经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担任过中文讲师。

  要说中囯人去到外国给外国人讲课,这件事情不是没有,只不过少之又少。

  未来或许还会继续扩展,在理学学科之外再加上一些工学学科,但陈慕武绝对不会在王子学院开设文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