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127又是一年诺奖时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

  他们两个人感谢陈慕武,倒是还算理所应当。

  但是随后登台的另外一位物理学奖得主威尔孙也同样在他的短暂致辞当中感谢了陈慕武,这让陈慕武稍微感到有些意外。

  他不知道威尔孙教授是跟着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一起跟风故意而为之,还是真的想要感谢自己。

  陈慕武打算等以后找个机会,当面向威尔孙教授表示客气与感谢。

  之所以不在威尔孙的演讲结束后第一时间就赶过去,不是因为威尔孙是新科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有许多人要找他交流混脸熟。

  纯粹是因为,今天来参加诺贝尔奖晚宴的陈慕武被一波又一波人前来交谈,根本就脱不开身。

  他根本就没获奖,明明就是秉持着一种因为人在瑞典不吃白不吃的心态来蹭饭打酱油的,结果吃个饭的功夫,反而却比诺贝尔奖获得者还要忙。

  那个姓戴名陈霖字雨农的江人驻瑞典公使,在前几年的时候已经卸职回国。

  他的继任者跟法国的公使陈箓,还有不久前在布鲁塞尔见到的那位比利时公使王景岐是同乡,同样是来自偪建闽侯的曾宗鉴。

  曾公使是南洋公学的学生,后来又曾经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过法制经济,拿到了经济学学士的学位。

  出身交通系院校,又在剑桥大学读过书,曾宗鉴可以算是陈慕武的双料学长。

  他在国内的外交部一直担任着外交部次长的职位,曾经跟洋人们交涉过五卅惨案,但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被人们批评过于软弱。

  1926年,因为办事不利的曾宗鉴被外放到了瑞典当公使。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出发,外交总长沈瑞麟在“大沽口事件”中引咎辞职。

  曾宗鉴不得不又以外交次长的身份署理总长职务,和《辛丑条约》签字国的八国公使进行交涉,但最后也没取得什么好的结果。

  “大沽口事件”迫使段政府垮台,曾宗鉴也终于能够脱离外交部次长这一令人屈辱的身份。

  他于是在1926年履职,接替离任的前任公使戴陈霖,以民囯驻瑞典公使的身份到斯德哥尔摩履职赴任。

  可是陈慕武这次来瑞典,却没能跟他的这位学长见面。

  原因是曾宗鉴在上任之后,才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经费外交部那边已经拖欠了好几年,导致公使馆内的办公人员大量出走。

  曾宗鉴不是烤馒头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像比利时的王景岐那样,从烤馒头那里拿到充足的外交经费,用以支持驻外公使馆继续维持运转下去。

  他是1926年中旬到达的瑞典,在1927年春夏之交,就又跟着“民囯驻外公使讨薪团”一起,从各自的岗位上离任,回到国内季节,共同向外交部和北洋政府施压,要求他们赶快结清这几年欠下的驻外使领馆经费,否则的话,就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