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河南大灾_最强区小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极端高温和持续无降水天气杀死了通常在六月播种秋季收获的夏季作物,包括高粱、小米、玉米、黑豆和甜薯等,收成寥寥。

  蝗灾也是一大杀手。蝗虫之多,遮天蔽日,十分罕见。蝗虫飞过来,简直像天阴了一样,太阳都看不见了。这样说并非夸张:大的蝗群方圆几里,如一片乌云般飘来,一落地,顷刻间就把几亩、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吃得一干二净。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据南宫、巨鹿、隆平三个县统计,有524个村的庄稼一天之内就完全被蝗虫吃掉。捕之不及,杀之不绝,徒呼奈何,束手无策!

  此外,这样的年份冬天还特冷,形成雹灾,落下的冰雹大者如鸡蛋,实为历史少见。

  第三,即是政府救治不力,甚至地方政府还隐瞒灾情,通货膨胀,致使民不聊生,是为人.祸。当时主政河南的是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李培基,他隐瞒灾情,迟迟不向中央实情报灾,导致国民政府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政府向这个地区所征的实物税和军粮任务不变。而实质此时河南根本就难以完成军粮任务。

  军粮供应使国民政府河南驻军与当地政府的矛盾激化。1942年1月,蒋介石作出人事调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对调职务,汤恩伯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蒋鼎文、李家珏等河南军方高层均曾向重庆报过灾,但河南省政府方面则一直瞒报灾情。军、政双方的这种分歧,在1942年9月的西安王曲军事会议上发生了正面冲突,蒋鼎文当面怒怼李培基,河南旱灾灾情才为中央政府了解,开始减免军粮配额。

  随后,中央派张溥泉和张厉生(河北乐亭人)前往河南调查。9月16日,李培基迫于中央压力,正式成立河南省救灾委员会;9月28日,李培基正式发表讲话,提出“今后本府决定将救灾一项,定为中心工作。”此后,整个河南省政府的运转,即彻底转入救灾模式。王曲军事会议上,中央直接减少了河南的军粮配额,并立即从陕西开始向河南运粮。

  然而,此时的河南已经是水深火热,哀鸿遍地了!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的头上,那就是一座山!

  不得已,蒋鼎文不得不放弃准备已久的“豫北会战”,阎锡山的反攻计划也被叫缓。面对泼天的天灾,前线部队不得已撤退,让出占领区,把灾民甩给日本人。可沦陷区的灾情同样严重,日军没有主动放粮的记载,伪省府也无力救灾。灾民一样的呼告无门,苦苦挣扎求生。

  陷落在这样的时代,动荡无着的社会,人命真的只如草芥,随波浮沉,听天由命罢了。稍微一点风吹浪打,那就是个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所的结果。

  这就是身逢乱世的悲哀!

  逼不得已的灾民,纷纷变身为匪。成群结队的开展抢粮、抢钱、吃大户的暴动。更有甚者,明确记载的国民党军受暴民袭击事件有数起,汤恩伯部被农民(土匪上官子平部)袭击缴械。当然八路军、日军也同样遭遇暴民抢粮袭击。饥饿求生的欲望已是逼不得已了。

  身逢乱世,虽不能救济天下,但护佑身边人的安全,还是要尽全力的。

  所以,陈龙哪怕是差点被徐家算计了,却也不得不最终薄以惩戒,毕竟还要依靠徐有进去大批量的买进粮食,预作准备,对抗天灾、兵祸。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