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侯亦是只有一人,还是麴硕,可谓是非常荣贵,——白纯的“归义侯”,仅是个名头而已,实际上没有封地,莫说县侯,连个亭侯都不是。

  张龟说道:“官职上既已谦让,表示过了对麴侯的礼重,那么在爵位上就没有必要继续谦让了。受了此爵,将会对明公日后於朝中、国中的议政地位大有好处。”

  如那陈荪等人,尽管与莘迩同为顾命,但他们没有爵位,那以后再在一起议事的时候,他们就得坐在莘迩的下手。无形中,莘迩的政治地位就高过他们了。

  二来,有功必赏,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权所必须奉行的。

  莘迩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於情於理,朝廷都得给一个侯的爵位,而出於垂范於后来者的效果着想,莘迩也应该合情合理地接受封拜。试想,莘迩如果推辞不受,以后若再有立下大功之人,当面对封拜之时,他该怎么办?有莘迩这个“不受”的例子在前,他是受,还是不受?

  张龟的这两点意见都很有道理。

  羊髦则认为:受也可,不受也可。

  受的理由就如张龟所言。

  不受的理由是,羊髦说道:“明公前已辞过一次封侯,今如再辞,则明公乃心王室之情,卑己谦退之誉,将愈隆於国中矣。谚云:事不过三。一辞、再辞,三可受矣。”

  事实上,在讯问羊髦、张龟的意见前,莘迩已经定了主意。

  他於是采纳了羊髦“不受”的建议。

  当下闻傅乔两次问及,莘迩也不隐瞒,说道:“我不能与麴侯相比。自我定西立国以今,麴家代代为国征战,世有勋功,一家二侯,诚然无愧。我名微族低,郡中正目我五品,蒙先王错爱,乃得进三品。辅国将军,已是我位之极矣!侯者,一品也,我焉敢受之?”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九品官制中,与“王”相同,都是一品。

  傅乔愕然,嗟叹说道:“幼著!你虽不谈玄,但你的冲退之风,正合‘利不动心’!”叹息不已,说道,“我自以为已够谦和,不贪名禄的了,却不如卿远甚。”

  “利不动心”,是老子的话。

  莘迩微微一笑,心中想道:“侯也好,镇西将军也好,一朝得势,权力再是煊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没有实打实的地基,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征讨西域,博取军功,莘迩为的不是用“功”换虚名,为的是以“功”图实利。

  他想道:“我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而拒绝二品高官,辞谢封县侯,谁还敢说我不是单纯的一片赤心报国?长龄说,‘受了封侯,将会对我日后於朝中、国中的议政地位大有好处’,依我看,辞了封侯,其实才会更有利於我那几项政策的实施啊!”

  中午留傅乔等人用了饭。

  下午,莘迩拜谒麴硕。

  他带了十匹西域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