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神都洛阳_大唐坑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诧不已,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个大和尚。

  和尚大概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披红色袈裟,浓眉大眼,目光锐利,不怒而威。

  年轻人正要道谢,却见大和尚已经转身离去,他这才发现,大和尚后面还跟着四五个身材魁梧的和尚,不过他们都穿着青布僧衣。

  瞅着大和尚的背影,卢小闲心中暗忖:这个和尚不简单。

  “啧啧!”人群中有好事者的声音传来,“薛国师出手就是不一样,这小子算是走狗屎运了!”

  薛国师?

  卢小闲心中一动,莫非此人便是大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薛怀义?

  想到这里,卢小闲朝张猛一挥手:“我们走!”

  卢小闲猜的没错,大和尚正是薛怀义。

  薛怀义默默走在路上,脑海中闪现出刚才那个年轻人的影子。他并不是因为怜悯才给年轻人银子,当年他刚来洛阳,和这个年轻人的境遇一模一样,只是有些怀旧罢了。

  那时候虽然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比现在苦多了,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现在,薛怀义不愁吃不愁喝,有了地位,有了权势,却觉得一点也不快乐。

  薛怀义不由叹了口气。

  卢小闲远远跟在薛怀义身后,在后世的历史教课书中,薛怀义都被描述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是靠着武则天的宠爱才上位的。

  但直觉告诉卢小闲,薛怀义绝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男宠,武则天的眼光应该不会差到如此地步。

  就拿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来说,以薛怀义现在的地位,完全可以骑马或乘轿,但他却没有任何排场,徒步行走在洛阳城的大街上,的确很难得。

  也不知怎么的,卢小闲总感到薛怀义身上一种让他觉得熟悉的味道。

  是什么呢?他却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卢小闲心中很明白,他们俩迟早有一天会产生将集。

  “咣……咣……”正在愣神间,卢小闲突然听到前面的街口有一阵开道的锣声传过来,接着,听见有吆喝声:“梁王车驾在此,闲人回避让路!”

  随着吆喝声,一大队官兵,拿枪挎刀,举着旌旗木牌,摆着仪式,簇拥着一顶八抬大轿迎面而来。

  有识货的混混儿眼尖,认出是梁王武三思的车驾。大队兵马仪式迤逦而来,行人自动站在一边回避。

  薛怀义冷冷瞅着大队车驾,也不回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车驾来到薛怀义面前时,忽然停下了。

  轿帘掀起,一个穿着黄蟒紫金朝服的中年男子,蹒跚着从轿里钻出来。

  不用问,此人便是梁王武三思。

  武三思往薛怀义这边一望,装做一副惊喜的样子,奔过来,先施了一礼,而后抓住薛怀义的手,连连摇着说:“薛师,幸会,幸会。有空到我府上玩玩去。”

  薛怀义淡淡道:“现在没空,等有空了,贫僧一定拜访!”

  “来人哪,”武三思回头吆喝着,“把车驾闪开,让薛师先走。”

  官兵们慌忙把武三思的大轿往一边抬了抬,闪开了一条道,武三思一伸手,恭恭敬敬的说:“薛师,您先请!”

  薛怀义摆摆手道:“不用客气,梁王先请!”

  武三思坚持道:“薛师,您先请,您不走,三思也不敢走。”

  薛怀义不再推辞,领着几个尚先走了,走出大老远,回头犹见武三思伫立在原地招手送别。

  卢小闲暗中打量着武三思,心中不得不佩服,堂堂亲王竟然会对一个和尚如此恭敬,要么是武三思待人谦恭,要么是薛怀义权势过大,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在后世,卢小闲听过北京的高官多,一抓一大把,扔下块砖头,就能砸着几个部级干部。

  如今在洛阳同样如此,这才多大工夫,他就见着了一位亲王,还有一位让亲王都忌惮不已的国师和尚。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