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铁血和仁德_养成一个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姜云明后边的话,魏征满肚子的话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姜云明的话不对,却说不出有什么不对。

  “臣长孙无忌,同意泾阳伯的看法。”

  “臣附议。”“臣附议。”......

  传令兵带着李二的圣旨快马出了长安,扬起的尘土带起了大唐第一次以战俘为要挟的序幕。

  太平坊,一座说不上破败,但却绝对算的上寒酸的房子。

  姜云明四下张望,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国公的府邸。后世记载魏征爱民如子,家无长物,看来是真的。

  出了皇宫魏征把姜云明拦了下来,一路带到了这太平坊的“郑国公府”。

  “是不是很奇怪?”魏征习惯了第一次来他家的人的表现,很淡定的开口、

  “看来坊传都是真的。都说郑国公爱民如子,接济穷人却家中一贫如洗,今日见识到了。”

  魏征并没有说什么,煮了一碗茶送到姜云明面前。姜云明摇摇头,把茶推了回去。

  “郑国公有话直说吧。”

  “听闻泾阳伯刚到封地就免了佃户两年的租子,并且三年之后的租子都是按照大唐最低标准收的;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又听闻泾阳伯向陛下提议降低佃户的租子,由此可见泾阳伯也是仁慈之人,为何今日所言令人发指?”

  “魏大人祖居何地?”

  “老夫祖籍晋州。”

  “那魏大人可曾去过灵州?可曾见过那突厥掳掠之后的样子?又可曾知道被掳走的大唐女人在突厥过的什么日子?”

  魏征没说话,他没见过,但是听过。他听过的都让人不敢去想象,更别说亲眼去看。

  “突厥游牧而居,不想我们大唐人,对土地有着深切的情感。草原不能耕种,冬天寒冷,每到冬天都会死人。大唐人讲究尊老爱幼,生而为人,宁肯自己受点罪,也要让老人孩子过得舒服一点。但是魏大人知道吗?突厥在寒冷的冬天睡觉的时候都是男人在中间,向外依次是孩子,女人,老人。突厥人会毫不内疚的拔下已死之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因为他们死人已经死了,活人还要活着。”

  魏征默默地喝着茶,听着姜云明说话。

  “突厥,是狼一样的民族,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顾忌面子而让自己难受。他们生性剽悍,每当难以过冬之时就会南下掳掠大唐,您却想着宽容对待,这不是仁德,这是放纵。魏大人,你是当朝国公,也是尚书丞,直辖尚书府,您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说人要三思而后行,而您要六思,九思才行。”

  从魏征家里出来已经是午后了。还没走出太平坊,一个人就拦下了姜云明。

  “见过泾阳伯,小人奉魏王李泰之命前来请泾阳伯前去参加诗会。”

  姜云明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李泰?传说是个死胖子,文采斐然,傻不拉几的和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