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聚合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代兴安伯,第一代兴安伯徐祥在永乐二年就已经过世,所以徐家在朝廷的影响并不大。

  到了徐盛父亲徐贤,因为小时候骑马摔断了腿,变成了一个瘸子,自此以后家族在军中失势,转向了学文。

  徐盛虽然出身兴安伯府,自小却是学文,正统十一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理工学院,自此以后就一直留校任教。

  因为其相貌英俊,温文尔雅,当时进入理工学院上学的十三公主永宁,才十六岁就一眼就看中了他。面对一个公主的主动追求,徐盛没有多做抵抗就臣服了。

  这可是大明第一例师生恋,还是自由恋爱,朱瞻基知道的时候,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朱瞻基当然不屑于棒打鸳鸯,何况徐盛本就出色,就成全了她们,给他们赐婚。

  结果这些年,他们两个人反而成为了大明自由恋爱的典型,根据他们两个人身上的故事改编的戏剧,一直很受欢迎。

  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有了朱瞻基的支持,徐盛在正统三十二年,就成为了理工学院的祭酒。

  身为朱瞻基的女婿,他跟朱瞻基的接触就不限于公务,许多面对大臣不好说的话,朱瞻基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跟女婿说。

  徐盛很清楚朱瞻基的心态,也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朱瞻基的意愿。

  这些年,理工学院在徐盛的带领下,一直强硬地不招收任何没有落籍大明的学子,哪怕是一国王子也不行。

  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之后,他立即找到了锦衣卫,让这个专业机构列出了保密条例,把几乎所有涉及保密的项目列出来,让这些学生记住。

  这些涉世未深的学子们面对老奸巨猾的锦衣卫,只是不费力气的一番忽悠,就让他们一个个被打了鸡血一般,怀着为国效力的光荣使命,坐上了前往欧罗巴的商船。

  因为他们的跟随,不仅通政司,就连锦衣卫也以教导这些学生保密条款为由,派了两个关系户公费旅游。

  对此通政司并没有意见,也不怕锦衣卫抢功劳。论起各方面的保密制度,通政司也没有锦衣卫专业啊。

  在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之后,船只出海就再也不用根据天时出海了。虽然船只依旧受季风的影响,但也只是快慢的问题,即使逆风,现在的商船也能有每时辰六十里的速度。

  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一小时才十五公里的航速,可谓慢的惊人。

  但是要知道,欧洲的大部分船只不仅小了许多,逆风的时候,一小时能跑十公里就是快船了。

  十日之后,商船抵达了星城。

  这里不仅是大明在南洋地区的行政中心,也是贸易中心。

  整个中南半岛地区,如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国,包括婆罗洲,吕宋,苏门答腊岛全部都是大明的资源供应地。

  因为这里盛产石油和橡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