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六章 中秋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他们的发展非常迅猛,朱瞻基三年前到东南亚,就已经发觉了这个严重的情况。

  所以对待他们,绝对不能像对吕宋和星城一样,直接给予优待,而是要有条件的帮助。

  八月十四,朱瞻基在谨身殿内与他们磋商了一整天,表面上对他们很和气,但是背后却让内阁制定严厉的宗教信仰政策,以此来应对他们的归附。

  你想要变成大明人,可以,但是必须要遵循我大明的习俗,那些绿教的条条框框全部都给我抛弃了。

  否则的话,我大明即使要拉拢你,也只会有限的帮助。

  不管是铁器,造船,贸易,都要大打折扣。

  在这个政策没有制定出来之前,朱瞻基要晾一下他们。

  但是他们并没有发觉朱瞻基亲热背后的冷漠,因为他们已经被应天府的繁荣迷花了眼睛。

  应天府这些年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对外窗口,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让每一个初次抵达的人都惊叹不已。

  就连那些其他地方的商人,士子来了应天府,都会迷失在这个花花世界,更别说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夷人了。

  街市上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各样不知道用途的新奇玩意,还有那犹如奇迹一样的工业区,无一不让这些人仿佛来到了外星球,见识到大明的繁荣。

  “眼下马上就要过中秋,然后又是秋闱,诸位爱卿暂且在鸿胪寺的客舍里多住几日,待到月末,孤在抽出时间来接见诸位。马爱卿,你们鸿胪寺要款待好几位国主,不可怠慢。”

  “遵旨……”

  几位国主也都知道,朱瞻基想要拿出一套针对他们的政策,需要一段时间,半个月的时间能拿出来,已经是快的了。

  他们纷纷喜气洋洋地告辞,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街市上大买特买了。

  待他们被送出谨身殿,朱瞻基才回头跟解缙和蹇义说道:“南洋的问题在于宗教问题,我大明虽然不禁宗教,却不能让任何宗教有过大的影响力。所以,在这方面,必须要有严苛的制度。

  当然,除了严苛的制度还不够,更应该建立一套吸引民众脱离宗教的机制。比如说,信仰绿教的百姓,就不能获得大明的援助,在南洋开设的工坊,也不能招收信仰绿教的百姓。

  针对这些国主,凡是信仰绿教,援助减半,并且严禁礼拜。”

  蹇义没有去过南洋,不了解那边的情况,对朱瞻基的决定非常赞同。但是解缙很清楚南洋地区的百姓,几乎大部分都信仰了绿教。

  朱瞻基这样的决定,肯定会遭受他们的抵制。

  苏禄国的三王之中,势力最大的东王督马含可以说是朱瞻基的人,另外两王也翻不出水花。

  可是渤泥国的苏丹,也就是黄元丽的丈夫沙里夫阿里,他可是阿拉伯人,更早就是作为传教士来的南洋。

  他本来就因为信仰原因,一直对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