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374—5167833不待见高柱国的武侯大将军_隋唐之铁血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北大门就会向突厥人敞开,突厥铁骑就可以直下洛阳,我大隋危矣,所以,我认为,既定方案不可改变。”贺若弼老神神在在的说。

  杨素忍不住道:“贺若大人,如果突厥人真的去攻打苇泽关呢?苇泽关一失,突厥人对都城的威胁更大。”

  贺若弼笑道:“高冲不可以戴罪立功嘛!先锋官他不是了,还是我朝将军嘛!雁门关有十万大军,分两万给他,要他去增援苇泽关,年轻人嘛,就需要多打磨一下。”

  杨素差点被口水噎到,心说:真不知道你的军功怎么得来的?这样也行?

  双王爷淡淡的说道:“既然这样,就请贺若副帅领兵两万增援苇泽关,以备不时之需吧。”

  这回轮到贺若弼憋气,虽然他是武侯大将军,但在双王爷这里却不够瞧,贺若弼能看不起高顈杨素,但不敢看不起双王爷。

  况且现在军中双王爷这个大帅就有决定权,贺若弼不尊就是抗命,双王爷砍了他的脑袋也属正常。贺若弼就不禁很痛恨高冲,要不是这小子老夫怎么会吃瘪?

  高冲远在千里之外,都不认识贺若弼是谁,就先多了一个仇人。

  不管怎么说贺若弼也是自己大舅子,又年纪一大把,真要被双王爷发配去增援苇泽关,这个面子就丢大了,相带着也打了自己的脸不是吗?

  杨素正要说话,大帐外忽然响起一声急促的汇报:“报,启禀大帅,幽州急报。”

  “拿进来。”双王爷喝道。

  斥候将军急匆匆跑进来,单腿跪地奉上一封情报:“禀大帅,幽州急报,太突厥人忽然撤兵,去向不明。”

  贺若弼怒道:“李崇这个总管干什么吃的?几十万突厥人怎么会去向不明?废物!”

  杨素就感觉贺若弼真的老了。人家都是吃一堑长一智,你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记吃不记打呢?

  贺若弼骄傲自满,自以为功绩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开皇十二年遭致罢官。贺若弼不知道找自己的问题,反而怨气愈甚,隋文帝责问他说: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放言,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这是什么意思?

  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我的老朋友了,杨素,我的舅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说这些话。

  贺若弼引起公愤过重,大臣们奏请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数日,考虑到他的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几年之后,贺若弼才恢复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以重任。

  这一回对东突厥作战,可算给了贺若弼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哪料到贺若弼还是跟从前一样,这就让杨素很是担心。

  身为大帅的双王爷还没说话,贺若弼这个副帅就训斥开了,这分明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根本就不把双王爷这个大帅放在眼里,这叫什么?找死!

  双王爷就像没听到贺若弼的说话,伸手将信报拿起来,挥手名斥候将军起身,双王爷展开信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交给杨素。

  等杨素看完之后,双王爷道:“副帅有什么见地?”

  杨素皱眉道:“突厥人如果退回大草原,我军真的没处去寻找他们,而且大隋疆域辽阔,他们从哪个方向进攻都有可能,卑职愚钝,请大帅示下。”

  “报!”

  没等双王爷说话,大帐外一声喝传来,斥候将军满头大汗的又冲进来,“启禀大帅,突厥人进攻苇泽关。”

  “击鼓升帐。”双王爷一声沉喝,大步疾走。

  杨素看一眼贺若弼,就发现贺若弼依旧若无其事,就不禁暗暗叹口气,心说:陛下给贺若弼派这个差事,只怕是个错误。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