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律_三国武将战秦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开始要投靠刘备的时候,就被诸葛亮说成忘恩负义,脑后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后来魏延虽然为蜀汉南征北战,但是始终得不到信任。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造反,结果被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马岱斩杀了。

  可实际上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屡建功勋。《三国志》记载,魏延数有战功,遂被授予牙门将军。刘备进入四川前夕,魏延才加入,他骁勇过人、屡立战功。刘备自封为汉中王时,将治所迁往成都,需要一名将军镇守汉中。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没有汉中,蜀国的安全就难以保障,是战略要地。曹操破汉中的张鲁之后,蜀人皆震恐,奔走相告,刘备也寝食难安,可见汉中对蜀国是多么重要。如此重要的地方,当时人都以为刘备会安排张飞镇守,张飞心里也想肯定是自己,然而,刘备却将守卫汉中的重任交给了魏延,并封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负责守卫这个蜀汉的咽喉重镇,可见刘备对于他的器重

  刘备大会群臣,并问魏延:“现在将重任交付与你,你打算怎么做?”,魏延答道:“若曹操率领着天下的兵马来进攻汉中,我为大王阻挡他,如果率领十万兵马来进攻,我为大王吃掉他的军队。”,刘备满意的点了点头。众官员都觉得他出言豪壮。刘备称帝后,又升魏延为镇北将军。

  之后魏延被封为都亭侯,诸葛亮驻军汉中,以魏延为督前部,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之职。魏延率领军队到西羌,在阳溪大败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后来,魏延被晋封为前军师大将军,假节,南郑候。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开始了他的六次征伐,现实中的诸葛亮,是个擅长搞管理,后勤的政治家,军事天赋其实不高,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征伐,都请求带一支人马同诸葛亮两路出兵,然后会师潼关,这就是魏延献的子午谷奇谋,然而,诸葛亮每次都制止,魏延觉得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魏延性格比较孤傲,蜀国的那些官员都对他敬而远之,杨仪不然,对魏延既不宽容也不让步,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形同水火。这也为魏延日后冤死买下了伏笔。

  后来诸葛亮出兵北谷口,当年秋天,诸葛亮病重,他秘密的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商量筹划死后的退兵事宜。

  计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弃他不顾,军队照常撤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去探听魏延的口气。

  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可发丧还葬,我自然应当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等人,岂能受杨仪的指派,作断后的将军!”

  故此要同费祎一起作出留下的行动安排,要求费祎写出文告并由他们共同署名,告诉手下各位将领。费祎骗他说:“我应该回去把您的意见跟杨长史说明,长史是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您的意见。”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