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半导体制造,我要来了(3k)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晶体三极管,根据DJS-59配置的不同,大概能生产120台到200台之间,我们也用1274厂的晶体管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表明,1274厂的晶体管在加强散热措施之后,可以满足DJS-59生产的质量要求。”

  这个话,大家都回答不上来,大家讨论了一会儿,还是不得要领。

  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大喜:“高主任,你真要能拉出大直径高纯度的硅单晶,硅三极管的事情,我们包了!我立军令状。”

  不过他虽然有底气,其他人却受不了了。

  外商部领导眼睛一亮:“对啊,这个办法不错,毕竟这东西,光看一个外壳看不出什么来。”

  是否产生影响,主要看自产的晶体管产量和质量是否都能DJS-59的需要,否则如果大洋公约国家警觉过来,停止向港岛输出晶体管,或者提高晶体管的审查级别,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各位领导,现在的情况,我的看法是会有影响,但是我希望不产生影响。”

  作为这个行业当前公认的顶级技术人员,高振东的话毫无疑问的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如果北边可以,何必找自己买,经助会国家又何必舍近求远找自己买。

  1274厂的总工点点头:“这个事情我知道,不过4个9还是差一点,有害杂质浓度太高了,最终产品质量堪忧啊。”

  外事部和外商部的领导对视一眼,看来我们有希望出口DJS-59了,甚至,也许不止DJS-59。

  见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自己,高振东仔细的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

  十二机部领导对于生产,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所以对于DJS-59本身是否受影响,他相对比较乐观。

  1274厂的厂长也不怵,毕竟手里有活儿,东西是实打实的有了。

  在场所有人集体惊呆,你这手伸得也太长了吧?

  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现在又伸到了半导体制造?

  这里的“伸手”不是贬义,虽然是个好事情,可是这未免有点让人难以相信。

  外商部的领导把事情做了个介绍,最后说道:“现在就是这么個情况,按说是个好事情,可是下一步怎么处理,还是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

  外事部门领导道:“从这一点上,研究、生产、出售这些产品的人,都是于国有功的。不过一个东西能不能卖,我们一家说了不算。DJS-59的技术敏感性,已经经过论证,但是这么大规模大范围的出售,会不会对DJS-59的生产,以及它的下一代产品的诞生,产生影响,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了。”

  这个时候,1274厂的厂长提出了一个疑问:“高主任,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生产锗晶体管,硅晶体管由于硅单晶的原因,我们产量和质量都比较一般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