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8章 最后的准备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名随从,目光不时的乱瞟,便见营地中的魏军士卒,正忙碌的赶制木筏和小船。

  这时一行人来到大帐,高义欢坐在御案后,陈名夏坐陪,何腾蛟在右侧交椅上落座。

  高义欢挥手,屏退倒茶的士卒,然后问道:“何阁部渡江,所谓何事啊?”

  何腾蛟阴沉着脸,拱手道:“为了江南百姓免受兵祸,特意来与魏国议和。”

  高义欢微微笑道:“江南之地,唾手可得,朕为何要议和?朕与何阁部乃是旧交,何阁部不如就留在江北,为朕效力如何?”

  “依我来看,要得江南,恐怕不那么容易吧。魏军虽得两淮,却被长江天堑所阻,一时间难以过江。荆楚之地,战火纷纷,明西联军已经取得优势,魏军这边不能渡江,万一荆楚一失,恐怕反而落了下成。”何腾蛟沉声道。

  高义欢脸上露出不快之色,“南明江防薄弱,朕已经命人准备船只,届时大军南渡,取南京易如反掌,何来不能渡江之说?”

  “哼~魏国准备的船只,就是那些木筏子吗?现在大明江防虽受影响,可有水师在,也不是木筏就能横渡的。”何腾蛟继续道:“此战继续下去,双方都无绝对胜算,若是两败俱伤,魏兵无力南下,大明尚可休养生息,而魏国又将面临,西军与关外建夷的攻击。望魏国好好思量!”

  高义欢脸色阴沉,沉默不语。

  何腾蛟看了高义欢一眼,也不在说话,等高义欢的回复。

  高义欢阴沉半响,忽然笑道:“南明想要议和,给出什么条件?”

  何腾蛟心头一喜,“双方以现在控制的区域为界,罢兵休战,结缔合约。大明公主是魏国皇后,两家本是亲戚,何故刀兵相见,不如南北共立。”

  高义欢却摇了摇头,“这样的条件,恐怕不行。”

  何腾蛟听高义欢这么说,反而有些欣喜,“那魏国的条件是?”

  高义欢站起身来,走到沙盘边,指着湖广道:“朕还要湖南!南明要归还常德,还需要将长沙等州府,全部割让给大魏。”

  何腾蛟皱眉道:“这样的条件,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向陛下禀报!”

  “没有问题!”高义欢微微颔首:“何阁部可以回去告诉朱慈烺,朕的条件不会变,他不答应就立刻开战。另外何阁部如果想通了,随时可以来投靠大魏,朕必然厚爵待之。”

  南京城中,朱慈烺坐在御书房里,听完何腾蛟的汇报,遂即挥了挥手,“卿家一路辛苦,先回去歇着吧!”

  何腾蛟本还想多为朱慈烺分析一下局势,闻语知道他要召见锦衣卫,只能行礼告退。

  这时朱慈烺将那几名跟着过江的锦衣卫唤来,询问道:“北岸情况如何?”

  为首一人单膝跪地,“回禀陛下,魏军大军云集江北,臣观营中士卒,正在赶制木筏,准备渡江之用。”

  朱慈烺扭头过来,问道:“几位卿家怎么看?”

  阮大铖道:“陛下,高义欢同意议和,说明他心中没有底气,而赶制木筏,则说明了魏军船只不足。既然如此,臣以为江北魏贼,不足惧。”

  陈子龙则道:“魏军兵临长江,兵锋直指南京,就如同象棋中的将军一样,我朝必须有所应对,况且魏军手中肯定有船,只是不多而已。”

  朱慈烺站起身,来回踱步,最后站定道:“让何腾蛟继续与高贼商议,拖延时间,然后从武昌调两万人回防南京。”

  魏军饮马长江,朱慈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不过他又不能大举抽调湖广兵力,所以只抽调两万人,乘船而下,赶来南京增援。

  有这两万明军,再加上水师,朱慈烺相信魏军将很难渡江,而只要南京安全,湖广便还可以打一打。

  随着明军水师撤出淮江,退回长江布防,淮江水道已经完全掌握在了魏军手中。

  时夜,淮江水面上,一长串漆黑的物体,逆着江流,向西运动,宛如一条大蛇。

  这正是从海州过来的魏军水师,船舱内,士卒卖力的荡桨,岸边民夫拉着长绳,往淮安方向拖。

  他们从海州南下到淮江入口,然后逆着江流到淮安,最后沿着大运河,进入长江,参与渡江大战。

  ……

  (感谢大家的支持)

  .。妙书屋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