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农业技术(上)_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零星种植,但技术都不成熟,农民们对其习性也不太熟悉。

  其实就连李业自己,一个现代零零后,还是南方人,对棉花的认识,也就局限于中学课本上几句话罢了,至于真正的习性、种植技巧,此时代的棉花品种与他后世在电视上见到的,肯定也不是一回事。

  对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了。

  李业只能指出一个大方向,他让自家妻妾三人,亲自操刀,缝制了几套里外用麻布两层束紧的衣袍,然后在往里面填充棉花,虽然这些棉花都还没有完全脱籽,没办法纺织,但却可以用为填充料。

  立即就制成了几套新的棉服,交给帐内府亲卫尝试

  果然防寒能力,要比以往,只是在其中塞些布絮、茅草的士兵冬装要强得多。这毫无疑问,能大大提高将士们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作战能力。

  而且若能普及到百姓,亦是一项德政。

  初春时节,冬雪刚刚开始融化,整个凉国十五州的百姓就忙碌起来。

  凉王非常重视这一次春耕,给各地布政使、刺史、知县的工作考核指标,第一项就是粮食。

  去年年末,随着户口统计一起完成的,便是授田,每户按照青壮男女劳动力,划分田亩。

  除了刚刚开辟了大量河渠旁肥沃土壤的灵州外,其余州县都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西北本来就是地广人稀,多年战争动荡,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太渴望安稳了,只要有安定下来种地的机会,再沉重的税赋,都能让他们接受。

  何况李业的税赋并不重

  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李业将对河陇杂蕃,以及宥州党项战争中,获得的大量牛羊,尤其是牛,作为惠民政策,租借给百姓。

  百姓只需要缴纳四年的租金,便能得到所有权。

  虽然,这些牧民手中的牲畜,其实不一定适宜于农耕,但若善于调教,还是可以一用的。

  而民众们也很有智慧,相较于昂贵且不好调教的成牛,他们更喜欢从官府手中直接购买便宜,且能慢慢饲育的牛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统筹全国民政工作的张承业,多次亲身跑到灵州乡野间调查,发现了这个情况,一回过头,就把李业定下的政策又改了。

  对于愿意租买饲养牛犊的民户,可以选择不用还钱或粮食,一文钱不掏的拉走。

  而是干脆租买两头,或是与亲戚、邻里一同租买,然后待饲养长成后,向公家偿还牛犊即可。

  除此之外,牛死之后,肉公家不要,但牛皮和牛角,必须低价卖给公家,这些都是此时军队的战略资源。

  李业听闻,抚掌赞叹

  其实这是当年汉武帝,在上林苑让百姓养鹿的故智。

  同时,李业也意识到,许多事情,自己还是不能干坐在王府里,应该定期出去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