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收获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展档尾部,是一个彻底敞开的农家土灶台,一个年约五十、一身土布衣衫的大哥正在往灶膛里添劈柴,大锅没盖儿,里面是快要熬好的糯米粥,咕嘟咕嘟的吐着气泡,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味儿。

  “这是咱家最大的亮点,米汤,客人免费喝。”王政说。

  “米汤?这不是粥吗?”张丽好奇地问。

  “是,确实是粥,但在我们这叫米汤。尤其乡下,逢年过节家家都熬上一锅,全家人喝。熬这个粥有讲究,用电饭锅或者煤气火熬出来的没味儿,只有柴火大锅熬才行,有喝头儿。

  城里人住楼,没大锅,也烧不了柴火,回乡下也没时间,想喝了就到咱家来。一个饭口一锅,喝完拉倒。我们这人爱喝米汤,就和你们东北人爱喝小米粥一样,喝这个长大的。”王政解释道。

  “你们家叫米汤味道也是这缘故吧。”老谭笑问。

  “是,接地气,听着温暖,还带着回忆。”王政说。

  “好,真好。”老谭点头称赞:“你们是没少下功夫,看着土,实则精,有文化有内涵,满满的人情味,妈妈味道,好!”

  “谭总夸奖了。”

  一楼大体上看完,王政引着上了二楼。

  二楼全是包房,王政领着进了一个。

  这是一个十六人的中包,格调偏民国,有水乡气息。墙上挂着一幅字画,字画旁是几幅镶着框的老照片,都是本地乡下景致,淡雅中流动着田园风光。

  窗户旁有个小门,王政打开,里面是个家庭版的小厨房,一位穿着家居服、扎着围裙的大嫂在忙碌着,看到三人微笑着打招呼。

  “这是小厨房,和家里的一样,调料也是。大嫂不是厨师,就是个家庭妇女,会做菜。现在人吃饭店菜吃腻了,都喜欢吃家里做的。咱们厨嫂就做八道菜,伺候一个房间。全是家常菜,家庭做法,客人很喜欢。包房得提前预定,晚了定不着。”王政说。

  “好,这个创意好。”老谭赞道。

  “有私房菜馆的味道,但又不一样。”张丽说。

  “各个包房都这样吗?”老谭问。

  “五个大一点的包房这样,小包不的,没厨嫂。”王政回道。

  “厨嫂负责热菜,凉菜在楼下出?”老谭问。

  “对,厨嫂只负责家里菜,客人点楼下的热菜还是师傅做。”王政说。

  “好,确实好。”老谭说。

  王政又引着看了两个包房,时间已到十一点。不好一直麻烦王政陪着,人家是总经理,有不少事呢,老谭叫他该忙忙去,自己和张丽慢慢参观。

  王政也确实有事,把老谭和张丽交代给店长后便忙去了。

  老谭和张丽回到一楼,寻了一张小桌坐下,休息一会儿。

  “他家这形式肯定流行,看着吧,顶多一年,省城就得有。”老谭说。

  “差不多。”张丽认可,随后问:“咱家能不能改成这样?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