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母亲 儿子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越大越想家。

  这也是人之常情。

  年轻的时候朝气蓬勃,怀揣着对事业的梦想和青春的激情,奋斗拼搏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那时候也想家,但不强烈,觉着没干出人样来回家磕碜,总想着有朝一日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荣耀的象征,是多少打工人的梦想。

  真正做到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在陌生的城市里苦苦的劳动着,为了一口养家糊口的吃食没白天没黑天的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流着掺杂了心酸的汗水。

  只有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衣锦还乡的样子回家。

  我们这个社会,有功高无比的大人物,有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有人们喜欢八卦的明星,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

  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普普通通劳动者中有一支队伍,是成千上万从农村出来的打工者,他们撇家舍业背井离乡,默默无闻的为我们这个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

  离家在外的人呀,他们想家,想妈妈,想孩子,想亲姊姐妹一奶同胞。

  回不了家,冲家的方向遥望,眼前是亲人的面孔,眼里是旋转的泪花------

  老谭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外面。外面下着雨,淅沥沥的雨声在夜里分外清晰,从窗户飘进来,飘进耳朵。

  他此时的眼里含满了泪水。

  人到四十,半生已过。

  曾经的年少是贫穷苦难的日子,依稀中看到母亲走在刺骨的寒风中,挎着筐,挨家挨户的讨要吃食,给家里一群孩子喂饱肚子------

  还有村边的那条小河,母亲把露着脚指头的鞋踩进水里,带着满身疲惫慈爱的说:“趟河过去吧,看,妈也趟河------”

  泪水无声的滑落,心酸的疼着。

  他想回家看看母亲。

  人在难处别想家,越想家越想,越难受。虽然四十的人了,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最想见到的还是母亲,想像个孩子似的偎进母亲怀里,和小时候一样,肆意的撒娇。

  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孩子坚强的襁褓,不管多大。

  可是,不能这样瘸着腿回家,回家也得等腿好了,像个健康人一样。

  二十一岁那年,简单的收拾了行囊,准备出来打工,给贫困的家找条出路,给自己找条出路。母亲没说什么,只是在临出家门时叮嘱:“出门在外不容易,挣不挣钱没啥,要踏踏实实走路,实实在在做人。”

  踏踏实实走路,实实在在做人。

  是呀,这些年母亲的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响着,不敢忘。

  十九年过去了,成了一个城里人,可是内心深处还是和城市格格不入,扎在骨子里的农民情节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农民,有一天要回到农村,回到家。

  现在不算功成名就,回家的话也不是衣锦还乡。如今农村比城里好,五个姐姐各个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