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7章 董仲舒没这个胆子,一定是你的主意_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也真心没做什么忤逆之事,说话也相对比较注意措辞,真不知道哪里又惹到了这个便宜父皇,这难道就是圣心难测么?

  “……”

  这话赵过哪里敢接茬,只得一边暗道刘据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一边老老实实的坐在原地不敢动弹。

  如此又过了好一阵子。

  “陛下,微臣已经将赵过的奏疏全部看完了。”

  桑弘羊终于将最后一卷简牍放回木盒之中,站起身来对刘彻施礼道。

  “如何?”

  刘彻也终于放下简牍,看向桑弘羊问道。

  这一刻。

  好不容易略微放松的赵过立刻又紧张起来,浑身肌肉紧绷。

  刘据也看向了桑弘羊,等待着桑弘羊的评价。

  他虽然知道刘彻最终一定会将赵过任命为搜粟都尉,也会采纳他的代田法,命他推行先进的农具,但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后的事了,人是会变的,现在的刘彻究竟是什么心态和想法,就算是刘据也不敢断言。

  而如今孔仅和东郭咸阳早已伏法,桑弘羊虽然还是大农丞,并未被直接提拔接替大农令的官职,但目前整个大司农,桑弘羊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一把手,同时还是刘彻最信任的亲信之一。

  加之农事正是属于大司农的职责范围。

  因此桑弘羊给出的结论,将会直接影响刘彻对于此事的看法。

  终于。

  “赵过提出的代田法既有详细的实施办法,还有连续几年的收成记录作为依据,微臣以为可行性很高,可以依照他的规划,先在京畿地区推行师范一年,由各处县、乡官员、三老、力田协助推行,真正取得成效之后,再逐步向三辅地区乃至全国推广。”

  桑弘羊正色说道,

  “还有这改进而来的耦犁与耧车,亦可同步加以推行。”

  “依照赵过在奏疏中给出的收成幅度,如果明年风调雨顺,微臣预计,仅是京畿一带,便可至少增产二十五万石粮食,非常可观。”

  “就算明年依旧是今年一样的旱年,亦可保证粮食基础收成,减少饥荒出现。”

  “另外。”

  “如今已临近秋收,微臣希望前往赵过的试验农田实地走访一番,亲自验证简牍中的数据。”

  “倘若验证过后准确无误,微臣认为此法还可于较为干旱的河西走廊一带推广,必将令河西四郡的屯田事宜事半功倍!”

  “准。”

  刘彻闻言点了点头,随后赞赏的看向赵过,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赵过,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能,朕对你寄予了厚望,不过伱如今初涉官场尚无经验,便先去大司农做个农监令,受桑弘羊指导推行兴农之事吧,如何?”

  “谢、谢过陛下!”

  赵过闻言激动的站起身来,手忙脚乱对刘彻施礼谢恩。

  他就算没进过官场,也知道农监令是掌管全国农业的最高官职,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此事便这么定下了,你们退下吧,苏文,你们也先退下。”

  刘彻微微颔首,“刘据,你留下。”

  “微臣(奴婢)告退。”

  说话间,桑弘羊、赵过、苏文与其他的近侍和期门武士纷纷退出了殿外。

  刘据正好奇刘彻单独留下他有什么事。

  却见刘彻面色已经沉下来,抬手将一卷简牍丢了过来,“啪”的一声落在刘据脚边:

  “逆子!”

  “董仲舒忽然给朕上了这么一封奏疏,他没这个胆子,一定又是你的主意吧?”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