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游泳(1)_重生之一路随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就看到里面窗台上放着大半块肥皂,够用的。随心有一米八的身高,手一伸就拿到了肥皂。

  将手电筒送回病房,杨大华大表哥仍睡得正酣,陈随心出门后拉上门,就踏着星光,在朦胧夜色中走向明江这条江南省第二大的大河。

  走在熟悉又似陌生的公路上,这是国道,通向塘湾街,在后世这段路是拓宽了的,成了一条较宽的新街道,与大河几乎垂直,尽头是沿河而建的塘湾街的街头,现在这条国道同时是塘湾街的街道,在九二年会新建一条路从街后绕过,国道顺着河流方向通往下游的塘湾水电站,再往下就是陈随心就读高中的区中学所在的沙湾街道,然后就到本县明县县城,县城也是在明江河畔,明县属明州地区,明州市区也在明江两岸。国道通过区医院旁边通往另一个县城易江县。

  塘湾这也算得上交通发达,街头沿河上游走是一条省道,通往理县,这条省道与国道重复了一段,从塘湾水电站两用大坝上过河通往德州市,九二年也修了新路改道走街后。

  塘湾街道距县城公路旅程只有三十一公里,与沙湾街道相隔仅七公里,塘湾水电站处在两个街道中间。由于水电站修建了拦河低坝,前面的明江大河水位提高了十来米,水面更宽了,有两三百米,水的流速变得很慢。

  塘湾街道处在河道拐湾处,上游处一座山的山脚在河岸突出,形成了一个港湾,就有了塘湾这个地名,塘湾街道属于塘湾公社(公社后改为镇或乡),相当于一个大队(大队后改为村),塘湾区区公所设在塘湾街上,陈随心的父亲陈卧东是塘湾区的区高官。

  塘湾区有六个公社,境内有几个矿山企业,有一个县属锑矿在杉树公社,有一个县属金矿在崇明公社,有一个国营地属锰矿在明溪公社,一个县属煤矿横跨在塘湾和沙湾两公社。山区公社有一个县水利局管理的山区水库。塘湾与沙湾两公社靠明江,明溪、崇明、杉树三公社大约在山区公社和塘湾、沙湾两公社之间,崇明公社在正中,杉树公社靠县城一侧。矿山企业与国道、省道相连的县道修的和国道差不多,在这时代塘湾区算是交通便利。

  陈随心一边走,一边打量着,百感交集,心中明明对这里很熟悉,但久别重逢、失而复得、昨日重现等等感觉还是涌上心头,这应是重生人士面对的困惑了。

  公路左侧面远处的山岭黑呼呼占住一方,前面的大河水面在星光下是幽幽的深绿,近乎黑色,河对岸是深黑的一线,更远处是黑黝黝山岭与闪着星光的虚空,空气中大河的气味扑面而来。复杂心境下的随心到了河岸边,面对河面,左侧是大河的上游,右侧是下游,在白天,上下游的河面都可看的很清楚,这里是河流的拐点,在下游修水电站前,上游以前是段急滩河道,叫白滩,入眼的是白花花滚滚河水急湍而下,很壮观,因此得名。明江湾道很多,从塘湾到沙湾,就拐了大小八道湾。

  陈随心现在站立的这处河岸是用石块水泥筑成的台阶,是街上人挑水洗衣的地方,也是渡口码头,台阶一级级伸入水中,靠街头一侧。陈随心知道这处河床是缓缓深入河中的,要出去二三十米才很深,估计有十六七米左右的深度。

  停靠货船的码头在街头那一段河岸,那处河岸水很深,适合建货运码头,是上游急滩滚滚而下的河水冲刷出来的深塘,以前机帆船向上经过急滩河道,机帆船都只能一寸寸往上挪动,水往下流动的冲击力是很大的,这样的河道在明江大河上有很多,急滩下游河床多是礁石,平缓河道处河床则遍布水草,河里面水产资源是很丰富的,特别是在水电站建成后,常有人说河里有大鱼、大脚鱼(脚鱼是明县一带对甲鱼的称呼)。

  提供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节首发,txt电子书格式免费下载。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