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量产机上仍有类似状况。

  虽然日军很早就知道问题,也试图对机体结构进行强化修改,然而零式战斗机与西方国家战机相比高速俯冲下强度与操控性弱于对手的问题自始至终就没有获得实质上的解决过。

  另外,结构强度不足同时也就意味着飞机承受战损的能力不高。

  小本子的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航空先进国,使得零式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必须靠近乎偏执地削减机体重量来达到,恶化前一点提到的结构强度问题。

  零式战斗机的控制面在高速下很难改变角度,致使运动性能严重降低,这问题从大约220mph(354km/h)的空速开始浮现,一旦超过300mph(483km/h)的空速后,操纵杆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力量方能移动。

  依据某些零式战斗机驾驶员的实战证言,超过500km/h时的杆力大到需要两手+一腿的程度才能扳动。

  也就是说,中高速度范围下的运动性能明显劣于同速度等级的盟军战机,而后期面对更高速等级的新一代英美战机时差距更是大到绝望的程度。

  无线电通信品质不佳,有时驾驶们为了减轻重量会干脆拆掉无线电改用手势沟通;无论是前者或后者皆缺乏灵活、即时且精确指挥中队执行团体战术的能力。

  油箱缺乏被枪炮命中时抗燃的设计,其自豪的轻质高强度板材-“超超杜拉铝“易氧化的特性又使飞机更加易燃,且驾驶座对枪炮子弹可说是毫无防护力。

  缺乏防御导致飞行员容易折损,到战争后期经验丰富的历战飞行员大量伤亡下实战经验难以传承,新手素质因此停滞不前,使其在接下来的交战中更快牺牲。

  即使战争末期新锐机服役,也已缺乏足够数量的适格者试飞或在实战中与同盟国抗衡。这种恶性循环成为日本海航末期气力难支的主因。

  战争后期,丑国已找出抗衡零式的战法,以“打带跑“或“萨奇剪“等编组方式取代单纯的循环缠斗,让俯冲速度不佳、滚转率也不高的早期零式战斗机无法与之抗衡。

  早期零式战斗机的99式20mm机炮的炮口初速低导致有效射程短、贯穿力不足,弹道弯曲又散射,连射性也差,实际上有效射程比丑国的0.50英吋重机枪还短得多。

  加上弹药基数少(早期型的九九式一号炮每门只有60发),对经验较少的飞行员来说只够一到两个长点射,还在摸索前置量时弹药已然耗尽,实战效果极低。

  而一旦20mm炮耗尽,飞行员就只能依靠机首的7.7mm机枪,偏偏此枪口径与威力太小,无法穿透许多战机的装甲板,甚至难以伤及结构,需要非常高密度与长时间的命中方能生效。

  而7.7mm机枪与20mm机炮两者的弹道与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