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1.第141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潜到16米深度时,艇尾还在水面上撅着屁股,让艇尾与艇首保持平齐还需要很多复杂精细的调整措施。

  当时的皇储乔治六世还在海军服役,他曾乘坐K4号潜艇参加下潜测试,可潜艇却在下潜时重心失控一头扎向水底,幸好是在水不深的内河里进行测试,没有出大事。

  为了解决重心不稳的问题,K型潜艇的艇首加装了大型浮箱,把艇首改为剪刀首以改善航海性能,在下潜过程中艇首的浮力较强,有助于稳定重心。

  不过加装的大型浮箱有遮挡了潜艇的前向视野,为日后灾难埋下了隐患。

  在加装的大型浮箱里又安装了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使K型潜艇的攻击力变成10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于是K型潜艇又成了鱼雷火力最强的潜艇,为何称鱼雷火力最强,是因为英国海军还有混合火力潜艇M级,安装了战列舰的巨炮。

  然而蒸汽动力却有很多缺点,在下潜时,蒸汽轮机必须关闭,锅炉必须熄火,烟囱也要放倒并敷设防水材料,散热用的排风扇也要收入艇体内,整个过程最快用时也要10分钟。

  上浮后又要反方向操作一次,这使得K级潜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较慢,如果敌方反潜力量在此刻发动攻击,K级潜艇几乎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而且烟囱从上层甲板贯穿艇体直达动力舱,使K级潜艇无法形成完美的耐压结构。

  K级潜艇过于复杂的动力系统以及与主力舰队伴随作战的要求使得它厄运连连,不断发生事故。

  它那引以为傲的蒸汽涡轮机就是问题根源。

  因为蒸汽涡轮机本身的特性,启动和关闭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启动时需要先花费时间烧热锅炉,而关机时需要排空内部的所有蒸汽,免得蒸汽泄露进潜艇内部。

  为了在潜艇主机关机时依然保有水面动力,不至于浪费宝贵的电力,潜艇有一套辅助的柴油机引擎,可以在准备下潜之前或者上浮后主机启动前提供有限的动力,然而潜艇的下潜还是耗时很久,需要5分钟,在战时5分钟是十分致命的。

  蒸汽轮机运转时需要许多的空气和巨大的废气排放量,因此K级有2根很大的可弯折烟囱,在下潜时需要把烟囱弯折起来避免进水。

  然而连接烟囱的巨大排烟管道削弱的潜艇耐压壳的承受力,同时烟囱弯折后的水密问题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K13号潜艇在1917年沉没,据推测就是因为烟囱的水密出了问题导致海水涌进潜艇。

  有了巨大的烟囱,那么排烟量当然也不会少,水面航行的K级潜艇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就被发现,而它过慢的下潜速度将导致灭顶之灾。

  还有一个问题是舰桥视野,潜艇本身舰桥就很低,艇首安装了大型浮箱之后就更加阻挡舰桥的视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