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人头(1w)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

  “对,这玩意做好了,绝对是穷人们的福音。”

  夏元璋看着图纸若有所思。

  对于华人来说,尤其是后世生于贫苦年代的人们,一罐铁皮盒子午餐肉,配着一把神奇的小铁钥匙,用小勺舀着吃两口,就立刻喂饱了肚子里馋肉的虫。

  而空的铁罐子洗干净后,又可以做烟灰缸。

  这段记忆绝对让人难忘。

  很多人的小时候,逢年过节、参加喜宴,一盘午餐肉上桌,很快就被小屁孩儿们一抢而空,满嘴尽是淀粉的油香,风头甚至盖过了宴席上的鸡鸭鱼肉。

  每当回想起童年由午餐肉带来的那些美好回忆,还会引起肚子咕噜咕噜的叫。

  作为与方便面齐名的饮食界的伟大发明,午餐肉的身世相当富有传奇色彩。

  别看后世人对午餐肉情有独钟,但二站时期的丑国士兵却对这种没什么肉味的方便食品嗤之以鼻。

  但又无可否认,正是午餐肉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岁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原世界中,午餐肉最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期间。

  当时丑国购买力急剧下降,甚至连日常的饮食开支也难以为继。

  丑国肉制品巨头荷美尔公司便用很少量的猪肩肉、马铃薯淀粉、糖、盐和水制成了12盎司的罐装肉,为了防止肉在空气中氧化,还加入了少量的亚硝酸盐。

  这款肉被命名为“Spam”,虽然难吃到人神共愤,但由于价格极其便宜,当时只要40美分/每罐,而且可以开罐即食、保存时间长,所以迅速成为中下层人民的肉食替代品。

  后俩“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让丑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午餐肉的市场行情暴跌,也因此差点儿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剧情峰回路转,就像创业九死一生般神奇,二战的爆发不但让午餐肉重获新生,而且还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1941年,丑国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向法希斯宣战,为了解决远距离、环境气候多变的战场后勤补给困难,丑国在1941-1945年耗资近4亿美金购买Spam午餐肉。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虽然午餐肉几乎不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却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绝对的“三高垃圾食品”,正适合长期疲劳作战的士兵们补充体力。

  可以说,午餐肉伴随着丑国大兵们出入了二站的各种战场,见证了战争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丝毫不能减弱丑国士兵对午餐肉的厌恶,无休无止的Spam午餐肉对于丑国大兵来说就像敌人的子弹和淋病一样。

  他们也给这种倒霉罐头起了很多绰号:仿制肉、下水肉、神肉。

  早餐、中餐、午餐,满眼都是午餐肉!

  所有官兵一视同仁,连著名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