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杀手(1w)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纸,然后想办法进行封装,并往里面充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塑料。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包装成本更高,且安全性并没有保障。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交给老夏去考虑吧,自己这个老板总不能把活儿全包了。

  膨化食品的包装问题才是关键,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朱传仁有把握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零食品牌,什么薯片、薯条、玉米片之类的,通通都能上市。

  而且就靠这个技术专利,他就能保证朱家人几辈子不愁吃喝。

  算了,先不考虑这个问题,他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各地军阀上面。

  这两年军阀混战,他暗中控制的地下军火网可是发了大财,各种枪支弹药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哪怕是地盘里有军工厂的军阀,对于各式新款武器也是十分饥渴的。

  热武器时代,谁能掌握更强大的火力,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再加上这帮军阀不差钱,朱传仁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他垄断了汤普森冲锋枪,几乎成了各个军阀警卫营的标配,这年头谁要是出门不带十几把汤普森,都不好意思叫自己军阀。

  当然,也有特立独行的,想玩点不一样的,比如何凤琳的警卫营,就弄了一批MP-18,这么说大家可能不了解,但这款枪在国内有个别称,叫‘花机关枪’!

  这款枪起源于德国,德国的冲锋枪体系,一般和意大利冲锋枪体系一同被尊为冲锋枪领域的两大起源,具体由谁率先首发一直存有争议。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两者的发展形成之根基和起点并不相同。

  通常认为,意造冲锋枪的出现是为了在航空和陆地的大火力压制上起到作用,因而在早期便是以双管并联式构建的结构,以此发挥自身的大火力特性;

  而在后续,这种设计暴露出了射击过速和持续不足的问题,因而便使设计转型为了单管冲锋枪的形式,这之后才有了意大利冲锋枪体系发展的起点。

  而德国冲锋枪体系,其发展则不同于这种起源,按我在手枪篇作的总结来看,它更多是基于对手枪的过度开发而演变出的一种体系。

  因在一战中栽足了散兵大火力武器缺乏的跟头,所以第二帝国在泥潭中迫切地想要以具备大容量的手枪结合新兴便携火力概念,形成相比同期成为潮流的霰弹和轻机枪,拥有更极致便携性的大火力轻武器,以此来补全在堑壕战中出现的装备缺口。

  这样的构思,虽然在最终发展出了以枪托结合全自动的毛瑟712型此类冲锋手枪,且在后续形成了冲锋手枪这种种类,但同时也为冲锋枪的面世起了推进和启发的作用。

  德二帝国在最早期提出冲锋枪计划前,便进行过一次失败的冲锋手枪招标计划,因这次招标失败,在放宽了限制要求进行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