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茅厕建在屋子里?!震惊朱元璋一万年!_大明第一狗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平均是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除去吃穿用度,一年下来,能省下来的,不过二两银子。

  按照平均数来计算的话,那一个五口之家,若想住上这种房子,那得干一辈子啊!

  不过,朱英雄却摆了摆手,道:“您是不知道本县的收入啊!这位公子。”

  “本县呢,是有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的。”

  “最低时薪,不得少于五十文!”

  “按照每日工作四个时辰来计算的话,一天的收入,最低不得低于两钱。”

  “每日两钱,十日就是二两,按照每月至少要有四日的休沐来计算的话,一个月按照平均三十天来计算,那百姓一个月的收入,就至少有四两六钱的收入。”

  “一年,就是大约五十多两。”

  “不过啊,别看咱的百姓赚的多,但其实啊,花的也多,本县的物价还是挺高的,一般人来着也活不起。”

  “一个二十多岁,考科举没考上的年轻人,来到本县,随便找个稳定工作,一年到头能存下二十两银子就不错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

  考科举没考上的年轻人?!

  咱说为啥最近几年,来靠科举的,都是新面孔呢!

  还想着,往年那些没中举的人,都跑哪去了?怎么一次没考上,就放弃了?!

  敢情都跑你这来了啊!

  想到这,朱元璋立即开口问道:“朱大人的意思是,你们县城招收的那些个人才,都是没中举的秀才?”

  朱英雄一听,立马点头道:“对啊!”

  “唉,也不全是,一个地方,有高端人才,那总得有些低端人才吧?”

  “所以,那些四处逃难的流民,本官也收留不少。”

  “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流民,可以当建筑工人、或者是工厂内的流水线工人。”

  “每月的月钱,也不少,同样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的。”

  “和那些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的秀才们的薪水是一样的。”

  “本官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无非就是那些秀才们的工作要轻松一些,但拿的薪水,其实差不了多少。”

  “并不是你读过书,你就高人一等,拿的月钱就比别人多一些。”

  听到这,朱元璋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向朱英雄的眼神,更加的和善了!

  不愧是咱孙子啊!

  这就叫爱民如子!一视同仁啊!

  哈哈哈哈!

  “来!老爷子,咱参观参观二楼!”

  “您啊,以后啊,这房子,本官就赠予您!”

  “诶!您可别看这房子不大,但是呢,却五脏俱全!”

  “您呢,也别嫌弃这房子小。”

  “本县讲究的,是人人平等,不提倡奢侈消费。”

  “所以,您要是想住您在京城那么大的大宅的话,那就只能自己去城外找块地自己盖了。”

  “但想要在城墙内生活,就必须得按照本县的规矩来。”

  “本官自己住的房子,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