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82章 太子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当初皇帝在败吐谷浑斩伏允后,授封十二位功臣于青海湖东中,发展最好的一个了。

  房玄龄家、杜如晦家等这些宰相、国公们在这边的封地,没一家比的上长孙家。

  “是不是各家不舍得投钱?我听说秦琅在武安州,每年投入的钱可是以百万贯计,仅他在太平港修的卫公堡,据说就用时数年,前后耗费了三百万贯钱。”

  侯君集无奈的苦笑。

  他自己也是有封地的,在昆州。

  滇池旁边,那是南中地区最好的一片土地了,可以说皇帝对他这个老伙计那是非常的好了,虽然当时封的时候,云南爨氏其实也仍完全是羁糜的,但终究很大方的给了他那么大块地。

  他这几年也派人开始陆续过去。

  可几年过去了,他前后也投入了几十万贯钱了,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但到现在,也就刚建起了一座陈堡。

  这座陈国公堡可不能跟太平港秦琅耗费了三百万贯钱的卫公堡比,一座充满南北朝时代风格的北方坞壁,并不是建在昆州城中,而是在离昆州挺远的一地方,依山傍湖,圈了一座山谷,坞堡建在山口,成为那一片地区的中心。

  垦荒拓地,建立庄园。

  非常辛苦,数年时间,才勉强有了点封地的样子,一座并不算大的坞堡,附近一万来亩地,两条水灌溉水渠,几座碾磨坊,几百户领民。

  这都是侯君集投入了小半副家底进去,经营了好几年才勉强有的局面。

  别说没法跟秦琅比,跟长孙无忌也比不过啊。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经营封地,也不知道有多难。

  昆州距离关中数千里之遥,侯君集是关中三水人,将门出身,但家底子并不丰厚,靠着从龙之功,也算是鸡犬升天,但终究底蕴不足。他又没有秦琅那种能钻营的本事,更没有什么生财之道。

  那点家底,主要都是靠赏赐得来的。

  靠这些赏赐,这些年买田置地修宅子建别墅纳妾等,也是花费不少,好在也还买了些铺子兼做些放贷等买卖,也算是年年还有不错的进项,但那也只是相对来说。

  跟秦琅这种妖孽一比,那就是天上地下。

  所以当初他其实一点都不想去什么昆州经营封地,但皇帝有令,你不经营到时这封地要收回,封地又跟爵位等挂钩,侯君集无奈,这才咬牙拿出小半家业,又派了家族里的从父堂兄弟等信的过之人前去经营。

  可人生地不熟,相距又远,这过江龙也不好当,能经营到如今局面,都还算不错了。

  长孙无忌可比他权势大多了,家底也更丰厚,这些年钱财更没少赚,往封地里投入的钱比他多的多,但封地也发展缓慢。

  说到底,秦琅的那封地,要不是靠着海贸之利,有一个太平港拉动着,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

  秦琅封地赚的第一桶金,可不是什么垦荒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