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7章 受降城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结果程处默提出,“为何不在东面胜州干脆也驻一军,还可在胜州北面的黄河北岸渡口筑座东受降城,如此一来,既可与胜州城互为倚靠,也可与西面的中受降城相互倚靠啊。”

  秦琅愣了下。

  先前还真没考虑过这个,一来是因为胜州都残破无人了,他那个胜州都督也是个挂名空衔而已了。

  再者,胜州距离颉利汗庭太近了,也就几百里,实际上胜州北面已经属于前套平原,一马平川的,几百里对颉利来说,还真就是两三天的路程而已。

  可现在程处默说的也有道理啊。

  胜州榆林城在黄河南岸,北岸正是源于阴山的金河注入黄河之处,金河的上游有黑城,还有通往塞外的重要通道,阴山白道。

  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啊。

  当然,现在朝廷大政是不主动挑起与突厥之战,不放第一箭。所以秦琅也不能说直接带兵杀到汗庭去,这一来太嚣张,二来秦琅这点人马还真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可呆在丰州整天等着别人来打,也不是个事。

  秦琅觉得程处默的想法不错,秦琅完全可以用互市的名头,跑到胜州北面去建个寨子,然后再顺便派个几千人马过去看场子嘛。

  到时欢迎前套的颉利手下牧民过来互市买卖啊。

  “颉利会肯吗?”

  “咱们又不用真请示他,先派人去把寨子依着金河口建起来,派一两千军马过去,军号振武吧。”秦琅倒是从谏如流。

  在胜州北面筑起边市,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东受降城了。

  以横塞军驻于狼山口西受降城,以天德军驻于呼延谷河口中受降城,再以振武军驻于胜州北的金河口东受降城。

  每军驻五百骑兵一千步兵,三城就是四千五,秦琅的丰州和胜州城,再分驻一千和五百,加起来就是六千了。

  除了从长安带来的三千六禁军,加上秦琅拔的那支人马,正好。

  另外,真要打起来,秦国昌父子的部众,应当也能调动一些起来做为蕃部协从军,凑万把人应当没问题。

  不过筑城不容易,现在只能说因陋就简,先围个寨子起来,以边市为名头建寨子,再以保护边市为名派军过去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秦琅就完全掌握了主动,不要整天担心颉利来不来打,什么时候来打,从哪边打过来。

  三受降城一建,等于是在丰州四面建起了门户,颉利要打,都得先经过这门户,秦琅就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应对了。

  “再派个人去趟汗庭,跟颉利好好重申一下去年的便桥之盟,顺便跟他说说若是边市开设后,他能得到多少好处,他那有多少羊毛羊皮,我都收。每收一斤羊毛,还是十文钱价格,但我额外返给颉利大汗一文钱,羊皮也一样,收一张我给他返几文钱,有钱,大家赚嘛。”

  这点小钱小利未必能诱惑的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