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九十五章、无字碑铭_地师少女乔墨雨知乎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需要签署这个条约的缔约国列出预备名单并筛选申报,然后才能谈到文化遗产候选委员会(ios)的现场调查。——这个过程很复杂,要看以什么目的去运作这样的事情,值不值得?

  从地方上一个区到联合国,这中间的“级别”差的太远了,地方政府虽然知道大概的程序,却更想得到薛奇男这种专业人士的指点,她毕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顾问,这种人平时请都请不来。

  到时候真能把方案报上去,说不定还能走个后门啥的。听说现在申遗项目很多呀,各地都在绞尽脑汁找祖宗留下的遗产,试图往这一方面努力,队伍排的很长。——这只是开玩笑的话,但未必不是某些人的真实心态。

  薛奇男的态度很有礼貌也很明确,没有在意对方一些想当然的过头话,只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介绍这方面事务的程序、要求,通过什么途径提交,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然后才可能有最后的评审。

  她委婉的提醒,世界遗产通过认证之前,在国内如今背景下,申请被正式提交之前就需要很大的投入。对方的想法很好,但是条件还不具备,单纯在这一方面投入过大可能得不偿失。

  联合国本身是一个非盈利机构,经费来自各会员国缴纳的会费。而教科文组织的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重要的经费来源是其设立的“世界遗产基金”,其款项除了缔约国缴纳的费用,募捐所得之外,就是教科文组织的各种活动收入。

  薛奇男本人还给这个基金捐献过一笔巨资,后来才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顾问,当然了,这个身份与她在古文化考证界的学术地位相得益彰,也给她的艺术收藏品生意带来很大的好处。

  也就是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目的是保护世界遗产,但是联合国也变不出一分钱来保护谁家的遗产,羊毛到底还是出在羊身上。

  如果以申遗为标准运作这样的旅游项目,目的只是为了一张广告名片,那就要计算投入是否值得?不论成功或者失败,对此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发扬是否有真正的有益处?

  令游方感到些许惊讶的是,薛奇男竟然一字不改的引用了吴老的一段话——

  遗产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文明积淀留下的精华,它的价值,就在于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享受与收获、怎样的思考与启发。它是有生命力的,也是需要保护的。通过某种形式去肯定它是一种引起重视的手段,但不论有没有这种手段,其本质还在于我们自己是否重视。

  对方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依薛先生看,哪吒工程真要进行“申遗”的话,有几成把握?

  薛奇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