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2章 力挽狂澜_1850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秀成的背后。

  陆战队登陆艇排水量很小,只有一二十吨,可以冲滩,但适航能力差,通过大江大河时,通常挂在大船后面拖拽。

  第一批陆战队走得匆忙,没有带上登陆艇,也没携带重武器。第一批陆战队不仅在战船上挂上了登陆艇,还携带了火炮、铁丝网、机枪等武器装备。

  高桥河水浅,人马可以徒涉,一般战船无法开入,登陆艇却能来往自如。第一艘登陆艇一马当先,率先来到一处渡河点。突围出来的几百名湘军,正在这里拥挤着渡河。

  登陆艇架着一挺多管机枪,首先向渡河点上的湘军开火,把这批漏网之鱼打得屁滚尿流。

  三干名陆战队员,也跑步奔向战场。曾国荃正在战场上督战,本来胜券在握,不意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眼看革命军就要翻盘,曾国荃也急得直跺脚,放出最后两干名预备队,前往迎击陆战队。

  为了提高机动性,革命军陆战队同样编制有骑兵。这拨陆战队援军为了增加兵员数量,携带的战马不多。

  曾国荃的两干名预备队,却以骑兵为主。以骑兵对付步兵,通常更有胜算。因为骑兵冲击速度快,仅用长矛、马刀就能轻松收割敌军人头。

  但这批陆战队援军,却完全是生力军,弹药充足,士气高涨。眼见吉字营骑兵来袭,陆战队员抢先仆地,成射击队形。革命军步枪完全使用金属定装弹,趴在地上都有利于发扬火力,减少伤亡。

  而吉字营装备的洋枪五花八门,有些老式洋枪还是前膛装的滑膛枪或燧发枪,需要从枪口朝里装弹,非常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发扬火力,就应该下马射击。

  近代骑兵作战,通常要下马战斗,原因正在于此。

  吉字营的骑兵可不敢下马,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锋。陆战队弹药充足,等吉字营预备队进入射程后,火力全开,杀得骑兵人仰马翻。

  在革命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吉字营预备队损失惨重。两干骑兵不到半小时,就报销大半。

  其余骑兵见状,不愿白白送死,掉头就往回跑。两干精锐骑兵,是曾国荃最后的王牌,却损失大半,只逃回来不到三分之一。

  陆战队却越战越勇,司号员再次吹响冲锋号,队员从地上一跃而起,从北面攻击吉字营的侧翼。这三干援军,最终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场局势。

  就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吉字营战线动摇。曾国荃策马极力奔走,试图移住战线。他在身后立下军旗,下令“过旗者斩”。

  战败了的吉字营,官兵只顾着逃命,已经没人再听他的军令。很多溃兵绕过军旗,继续向后逃命。

  预备队的战败、败逃,引发了吉字营的全线溃败。吉字营大势已去,九帅曾国荃也像落败了的公鸡,再没了往日的神气。在部下的劝说下,曾国荃只好策马撤退,向大营疾驰而去。

  此时的吉字营,真正是四面楚歌,完全陷入了绝境。东面有步四师的步兵,西面有革命军的骑兵、陆战队。南面是难以翻越的大山,北面是长江。

  革命军则越战越勇,不避疲劳,连续作战,向前追击湘军。直到下午五时,李秀成才下令收兵,使用铁丝网逼近吉字营布防,防止吉字营趁夜逃窜。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