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巡视国子监,为大明崛起而读书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圣人之言,只是程朱理学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所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本质上程朱理学就是一种另类的佛学、禅学。

  属于神学,严重偏离了原本儒家的道路。

  至于先秦儒家的思想,就更是相差甚远了。

  “你们就教国子监的学生,学这些东西?”朱允熞视察一番之后,有些失望的对一旁的国子监五经博士说道。

  五经博士哪里听不出朱允熞语气中的不满?

  但自方孝孺担任国子监祭酒之后,便吩咐下来,儒学的经典一概无需传授,转而宣扬程朱理学的天理论。

  虽说在以前,程朱理学就是官方的正统学说。

  可钻研圣人之言,读《周易》、《尚书》等著作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门学问。

  程朱理学也不过是一门阐述圣人言论的学派而已。

  但自方孝孺来之后,一切就变了。

  他们这些五经博士就连五经也不讲了,整日就给学子灌输天理至上的思想。

  儒家士子学习圣人的言论,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行贴合天理,自觉地做圣贤所为,以此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最终做到成圣、成仁、成大人的内圣境界。

  程朱理学所主张的内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欲与天理融合。

  自此之后,无论做什么都是天理,都是天道。

  可问题是……拿什么确定一个人真正‘天人合一’了呢?

  若是一个满心私欲的大儒,被虚假的吹捧为天人合一,自此以后,一言一行皆是天理,皆是天道。

  没有错处可以指摘。

  这只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所以这才是程朱理学最可怕的一点,他们所主张的‘天人合一’以及‘存天理灭人欲’,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定标准!

  这完全是一种心理境界。

  没人任何人可以知道,对付所在的境界到底是什么程度。

  演变到最后,大家也就都成了装装样子。

  所有人都是一副表面君子的样子,实则内地里却是满心私欲!

  可偏偏这些人伪装的样子,却很有迷惑性。

  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可真落到实处,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程朱理学还有一个弊端,过于追求心理境界,这个学说所有一切的主张,都是在追求内圣的境界。

  这个学说,完全没有一点实干的精神!

  仿佛只要心里想想,然后做到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就能成圣了。

  根本无需为国为民做任何实事。

  一样能够达到儒生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这样的学说,不是误国误民又是什么?!

  “这……”五经博士一时间无言以对。

  只能讪讪道:“平日里还是有学习其他东西的,只是圣人教诲,需得反复温习。”

  “而且学子们若是明白了天理,也更知道日后该如何做,才能不违背天理。”

  “行差踏错。”

  “才好成为正人君子。”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