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舆论的力量!另有所谋?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不能放任那些文官清流,世家豪门,在其中安插人手,混淆是非。”

  “这一点,千万要防。”

  “报刊的内容报道,一定要牢牢把关。”

  他要将报刊做为自己的舆论工具,就要防止那些清流染指。

  笔杆子很重要,与军权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以说,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他要推动大明走向新时代,让老百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舆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请太孙殿下放心,贫僧一定会将报刊办好。”

  姚广孝听朱允熞说了这么多,心中已经有了不少想法,恨不得马上就去做。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最后终于定稿。

  接下来,就要付之成文即可。

  招募记者,进行采访报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决定一边招募,一边发行报刊。

  反正前期有大量的素材进行报道,即使没有记者采访,搜集信息,也不愁内容。

  比如朱允熞的故事,就可以报道很多。

  正好也为“造神”继续造声势。

  还有新军,技术研究和制造局,也需要宣传。

  特别是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做了哪些研究,对社会有何用处,需要不断的造势。

  让追求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慢慢深入人间,渗透入整个社会。

  如此一来,大明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对于欧阳伦之事,你怎么看?”

  处理完报刊的事情之后,朱允熞才问起这件事。

  他总觉自己思虑只怕有不周的地方。

  单论聪明才智,姚广孝应该远远胜过他。

  他所多的,不过是几百年的见识,以及对历史脉络和重大事情的先知掌握而已。

  说到欧阳伦的事,朱允熞又将徐妙锦跟踪朱允炆所得到的消息,也都说了一遍。

  姚广孝听完,思索了许久,方道:“陛下住在阳山,并不在金陵城内。”

  “倭寇若是想袭击陛下,为何不从乡下村野前去,偏要从金陵城内过境呢?”

  “城中巡查甚严,如此一来,岂不是风险大增?”

  如果倭寇不打算进金陵城,就没有必要藏在欧阳伦的货船上。

  甚至没有必要到金陵城旁的码头,完全可以在别的地方下船,然后悄悄前往阳山。

  “他们只是为了祸水东引,嫁祸于孤?”

  朱允熞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脱口而出。

  “不然。”姚广孝摇了摇头,道:“你如今是监国,治国理政,整个大明,都得听伱之令。”

  “放几名倭寇入境,前往阳山,难道一定要从金陵城过,才行吗?”

  朱允熞怔了一下,似乎还真是这样。

  他虽在金陵城中,但权势却不止如此。

  对方要嫁祸他,并不是一定要将倭寇引入金陵城的。

  反而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了。

  一念及此,朱允熞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之前并没有想到,听姚广孝提醒,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