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不假年_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也是夏朝的一份子。有朝一日,夏朝或许尚需你的维护,不要让发生在大月的事情,重演在夏朝。

  否则的话,我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地臣民,亦愧对无数为夏朝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死也不得安宁。

  朕希望,有朝一日,你可如商丞相那般,做夏朝最锋利的宝剑,监国天下。”

  “非若有所能,愿为夏朝赴死!”

  郑非拍着胸膛,碰碰作响,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好啊!”

  启志帝大笑起来,花白的胡须震颤,声音也豪迈起来,原本身上衰老的气息都已退散而去,重新变得年轻,“去吧,去吧,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

  目送着郑非离去,启志帝站在原地,站了许久。

  然后回到座椅之上,拿出一块布帛,将手中的血迹仔仔细细的擦了个干净。

  良久,一声叹息。

  “这种手段,有些下作。”

  启志帝的身影笼罩在阴影之中,声音平静,“但朕这张老脸,也用不了几年了,若能为夏朝换得一星半点的好处,也是值得的。”

  他是很老了。

  也的确越发疲惫,困乏。

  可身体仍旧康健,无非是大限已至。

  这番吐血,犹如戏子。

  吐的不是血,是他的颜面,是他七十余年来,留在夏朝的东西。

  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他亲眼看到了崭新的天地,与众不同的天地。

  只是他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也没办法再带着夏朝,完成新的蜕变。

  将死之人而已。

  颜面这种东西,趁着还能用,倒也不妨多用一用。

  若能让人因此念情,惠及夏朝,那自是再好不过,也算是他最后为国出力的手段。

  反正这个面子再不用,以后也没有挥霍的机会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启志帝开始一个个召见夏朝的才俊。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每一个从皇宫中出来的人,莫不是神情恍惚,犹如天崩。

  关于夏皇寿元将尽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对此,庙堂上却显得尤为平静,似是已经悄悄接受了这一切。

  启志帝已经执政七十余载,这其中固然有他年少即承大任的原故,但论起执掌夏朝的年头,那可是当真不短了,都快是自家老爹的一倍了。

  若非灵气现世,有灵丹妙药滋补,或许早些年,他这副普通人的身躯,就已经支撑不住。

  启志帝本身担当大任就早,在武艺上没有太多的建树——皇帝是绝无时间去气血见障的,而他又没有修行的天资。

  灵丹妙药用在他的身上,常常是十分力量难以发挥出三分,准确的说,能够吸收一分便已不容易。

  普通人连享用仙道之物都很是艰难,根本无法留住那份力量,绝大部分都会浪费掉。

  不过,另一件事也已经悄悄探头。

  新的夏皇人选,会是谁呢?

  启志帝可未曾设立过太子。

  可算算他儿子的年龄,年纪大些的,这个时候也要七老八十了就连孙子都有五十余岁,重孙子成家诞子的都有不少。

  儿子、孙子、重孙子似乎都有机会。

  而这一切,都还没有决断。

  当这阵风声真正在夏朝境内传播开来之时,已经来到了夏朝一百五十八年。

  启志帝的身体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来,连每日的膳食都难以吃多少。

  原本满头银发开始变得枯黄,丧失光泽。

  生命力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衰退。

  研究墨丘雕像的天机圣女应夭邀以及研究九龙金光阵的阵痴都已经下过了判断,以如今的情况看,启志帝的寿命,至多还有一年。

  最后一年。

  启志帝已经很少再开朝会,夏朝已能达到良好的运转效果,朝廷内部栋梁无数,更有鱼龙卫守护四方。

  只是如今的夏朝,已经没有了当初如荀轲、商那般说出去比之皇帝都不见得逊色的人物来担当大局。

  新的时代之中,过往的痕迹终究会逐渐褪色,而今是属于仙的时代,不可以凡俗论之。

  启志帝倾尽浑身解数,想要让夏朝在新的时代之中能够重新启航。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