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西邻_爱只青梅(女穿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秋二人还没拐出巷子就听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各种吆喝、走路、吵闹、压价、争执等组成的杂乱曲。

  原来从巷子里出来赫然是宽敞的一条道,人声鼎沸,两人已经熟练的贴边上走,大人们腿间还没察觉到,迟缓的一转头,不由笑道:“俩小子从学堂回来了啊。”

  “是的,叔叔。”特意挥挥手拒绝给的麦芽糖,一路走来笑着不停高声喊:“伯伯好,大爷好······”

  期间还被热情的摸着脑袋瓜,夸奖出了两个读书的,一定要好好学。

  走了一段越发拥挤不堪,快到6月了,天气越发热,所以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多穿着黑或灰色、深蓝等耐脏结实的上下分段式单衣裤,但布衣倒是细麻多些,不像在农村绝大多数都是粗麻。

  曾经让刚进县城的容秋还好一番感叹,生活条件好不好,衣着就能看出来,腿间和胳膊肘处缝有补丁的男人则是苦力,撑船、打铁、磨豆腐也是来到这从父亲口中才知道干这三行多累。

  心下偷笑,当初奶奶说磨了一天豆腐就直不起胳膊和腰的父亲直接打了退堂鼓,多番尝试才定下卖什么。

  也是,父亲虽偶有下地帮忙,但毕竟是读书人嘛。

  顶多5分钟的直路若不是人多真用不着8、9分钟,再映入眼帘的就是宽阔的四岔路口,第一左手边拐角处就是自家的铺子,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铺子前面竖立着“容氏馄饨”的幡,最前面是个搭起来的棚子,桌椅摆放的并不整齐,连外面都摆放了几张桌子,只为尽可能的多挤挤好能容下更多的客人,棚子东头有个被围起来的灶台,里面的铁锅正咕嘟嘟的冒着浓香热气。

  其实按理说西边方便,但是装修时考虑这四岔路口万一烫碰着人,不犯余地招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就直接在东边旮旯里沏的灶台,现在想想爹也真是有点做生意的天赋说不定。

  “爹,我回来了。”“容叔好。”

  “秋儿,浩宇,回来了。”一位身高1米75,有着双眼皮脸庞有点俊的清瘦男子正忙着给食客盛上馄饨,扬脸喊一声就把手在围裙上擦擦走过来。

  “没事,爹,你先忙,我自己放包就行。”说着,转过头道:“浩宇,你先回去吧。”

  两人挥挥手,越好等会吃完饭再相聚。

  掀开青黑色的帘子走进去就是跟农家院缩小多倍似的小后院,右手边被竹篱笆围起来种了点甜瓜、西红柿、一点时令蔬菜、两颗辣椒苗还有排成排的葱,再墙角是个木板盖的鸡窝,就只3个能下蛋的老母鸡和一只公鸡;左边则是放了个磨盘,自家用,都挺小,再往里面贴后门墙的就是个只里面留一人通道的小茅厕。

  本来这地方布置起来也不宽敞,要是在村里,光那鸡窝就得大上5倍。

  也是可怜这些被奶奶送来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