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本感言及后记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唯一的区别就是,陈文是穿越者,靠着近代化军队的蛮力实现了对历史的改写,而他们没有成功,仅此而已。

  陈文改写历史的力量来自于制度的变革和军事的强大,故事亦是以自戚继光的兵法推演近代军队作为其中的一条主线。陈文经过了鸳鸯阵、长枪阵、空心方阵,最后在清廷先后师法西班牙方阵和古斯塔夫方阵的刺激下憋出了近代军队的大杀器排队枪毙战术和墙式冲锋战术,最终完成了近代化的变革。

  阵法是近代化的标准,但更重要的还是制度的强化。陈文的治军思路,严苛的军法、丰厚的军功奖励,外加上夷夏之防的洗脑,锤炼出来的军队,故事最后的青年近卫师就是完全体,一支新兵部队可以摄于对军法的恐惧而机械的执行命令,同样可以为了信仰而无视牺牲,这已经不再是近代军队,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军队才会拥有的精气神。

  这一切,来源于制度,军功授田制度,华夏复兴会以及邸报、文工团等文宣机构,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军法。故事中的老兵杀人案就是江浙明军奉行的严苛军法的体现,张益达用性命给其他人划定了一条线,违逆军法者死,由此方可加深其他人对军法的恐惧,甚至是可以为此漠视牺牲的恐惧,军队才能容忍更大的伤亡而继续前进的力量。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战争也从来都是残酷的。陈文靠着近代军队消灭了满清,到了这个地步,欧陆的古斯塔夫方阵被破,军事上没有什么值得去写的了,于国计民生上,首要的也是恢复元气,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还是恢复人口,让英雄的母亲们多生养,才是灭清之后的首要工作。

  能不能水下去,按照常理可以,然则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拙作本就是以军事击败满清的作品,军事上再无敌手,浙江明军从覆没的边缘在陈文的努力下一路反推,进而灭清,主旨已经抵达终点,也就到了该完结的时候。

  殖民海外,恕笔者直言,恢复了元气,文中也有着相应的制度,走出去不困难,没必要急于一时。至于什么民主,在17世纪,呵呵。共和国时期也曾想要赶英超美,结果如何,读史者自知。说句明白话,该是什么时代,该是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去做什么事情,步子跨得太大了,是会扯到蛋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聊完了故事,再聊些别的。

  写作,尤其是写这么长的一篇小说,于笔者而言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都是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

  人设方面,除了主角陈文以外,都是边写边做的。剧情方面,细纲也是在不断的修改。再加上更新的压力,很多地方比较仓促,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