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5章 大棚菜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同在一个屋檐下,毕竟不如每人一套房子方便。

  搬家之前,村里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两室一厅的楼房,还剩下八十多套,随便他们选。这些专家认为,自己就一个人,住两室一厅的房子浪费了,还是在一室一厅的房子合适。

  不过他们也说了,以后要是自己也带家属,就住两室一厅的房子。

  村里所有的生产线全面开工,八十辆大货车出出进进,起早摸黑往外运货,村里属运输队最紧张。十一条方便面生产线,十条面条生产线,全部开工生产,运输量太大了。

  要不是招收了两批退伍兵,光是驾驶员都没地方招去。这些部队退伍的驾驶员,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上,技术精湛,不仅驾驶技术好,都有一手修车的绝活。

  要不是部队大裁军,他们根本不可能这么早就退伍,按照以前的惯例,部队的这些驾驶员,服役满十五年后退伍,都被安排到地方上工作。

  这次国家大裁军,驾驶员也只好提前退伍,安排工作更成了泡影。能来韩屯村工厂工作,还能继续开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在这些退伍兵的心目中,韩屯村的工厂虽然是村办企业,可咋说都是集体企业。附近的群众认为,韩屯村的工人不是正式工,可退伍的军人认为集体企业的工人,也是正式工人。

  再说了,老首长就住在韩屯村,部队认可的企业,肯定是没问题。所以说,老首长住在韩屯,无疑给这些退伍兵,吃了一颗定心丸。

  退伍军人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他们进厂以后,就以厂为家,处处维护集体的利益。附近村庄的工人,和他们相比,差距就看出来了。

  特别是第二批的退伍军人到来后,这种差别更加的明显。退伍兵所在的岗位,始终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所有的脏活累活,他们都抢着干,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

  村里的食堂最明显,这次接受的退伍兵,特意要了二十名的炊事员,这些人加入食堂后,后厨的卫生明显好转。

  以前食堂的卫生也挺好,不过东西摆放的比较乱。退伍兵上班后,后厨擦拭的干干净净,所有的东西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就连餐厅里的桌椅,都被他们摆成了线。

  对于韩屯食堂的饭菜,这些退伍兵特别的满意,以前在祖国的最北方守边疆,一年有五个月是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别说青菜了,就是萝卜白菜都难得,一日三餐啃咸菜。

  韩屯村的寒冬腊月,每顿都是两个菜,一荤一素,别说萝卜白菜了,反季节的青菜,也经常上桌。

  韩屯村今年的温室大棚,增加到一百个,产量大增。每天挑捡出来的品相差的蔬菜,供应村里的食堂。

  韩屯村的大棚菜,今年可是出了名,以前的老客户找过来,看到韩屯的温室,从去年的三十个,增加到了一百五个,大喜过望,为了能保证长期的合作,好多客户主动给村里签订了供货合同。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