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1章 乡村记忆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车就是去张集搭客车,从来没用过村里的车辆。

  尤为让人尊敬的是,他们回家给家里带肉食品,都是在厂里的零售门市掏钱购买,从来没沾过村里的便宜。

  村里经常给他们送各种肉食,高主任都让小李按照出厂价付款。他们本可以凑着要些带回家,出厂价和零售价差了20%,可他们就没一个这样做的。

  黄委为了庆贺张集公社滩区村庄新建胜利完工,给韩屯村送了一场电影,放映地点就定在韩屯村的十字路口。

  影片是全国热播的《少林寺》,放映的头两天,消息就传了出去,有些里离韩屯远的,放映的当天下午,提前来到韩屯村。

  《少林寺》在县城上映的时候,连续放映半个月,场场爆满,两毛的电影票,私下里炒到了一元的高价,比当年的《朝阳沟》还要火爆。

  别说管区的小戏院了,就是公社的大剧院,想放映《少林寺》,至今都没排上号。

  韩屯村在这节骨眼上放映《少林寺》,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最近韩屯的新楼房,被炒得沸沸扬扬,人们也想趁机见识一番。

  离韩屯比较远的,好多人家赶着毛驴车,把老人和孩子一车全拉来了。韩屯村五十米宽的公路,放满了地派车和自行车。比韩屯当年放烟花,来的人都多。

  虽然离的不算太远,可在这交通落后的年代,这些人大部分没来过韩屯。

  村里崭新的楼房和漂亮的庭院,他们是看啥都新奇,安顿好地派车就到村里逛游,隔着栅栏门,往各家观看。

  有些调皮的孩子,爬上栅栏就往院里翻,还真有成功的。悠悠和舅姥爷几家,就在街道的中心,进的人最多。

  这些熊孩子,进院就到处窜,东拉西扯,姥爷精心布置的庭院,被他们无情的糟蹋了。

  院里的秋千,成了他们争抢的目标,小孩子争不过,就大声的哭闹,大人也开始往院子里爬。

  家里有人的,栅栏门没关,刚开始进去的还找个借口,口渴了找碗水喝,后面的人跟着就进去。

  农村人哪见过这么漂亮的摆设,进家就大呼小叫的四处观看,有人还到处摸,甚至有人上楼了。

  留在家中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拉了这个拉不住那个,赶紧出门大声呼救。

  也有在家招呼亲戚的,大家都挨着居住,喊人倒是容易。

  村里的民兵队紧急出动,各家上班的也赶紧回家,不一会的工夫,就把人清了出来,大件的东西是没少,不过肯定有丢小东西的。

  大多数人是处于好奇心,看到家里有人,就进去看一下。进去的人多了,啥情况都有,就显得乱了。

  工作组的同志怕出事,临时决定,把放映地点改在韩屯南面的黄河大堤上。人们主要是来看电影的,呼啦啦都走了,去抢占个好位置。

  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木槿和紫薇花枝繁茂,争奇斗艳。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有进去折花的,可还没进去就被蛰,虽然不是太疼,却成功的阻止了人们的脚步。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