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5章 红裙子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几乎成了惯例,韩屯每家都喂养10头猪,一年喂两次,20头肥猪每年收入3000元钱,还能攒下大量的优质土杂肥。

  二月十八日,桂金的对象周胜英拍来电报报喜,桂金生了个大胖小子。

  二爷和二奶奶高兴的不行,他们和“小老妈妈”商议好了,每家给桂金寄了1000元的礼金,大舅妈也给了1000元,不过,她娘家给了200元,这在周楼就是最高的了。

  本来二奶奶让桂萍去京都帮着看孩子,可是桂金来信说,老首长帮着找了个保姆,这就不用桂萍去了。

  现在,桂萍在村医院里,给宝景当帮手,她学会了抓药、打针和输液。

  最在行的是算账收钱,那个爽当利落,根本不像是没上过学的。

  农历的二月刚过,罗新华就把深南夏季的流行服饰寄了过来。悠悠总算亲眼看到了,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中的红裙子,是个什么东东。

  其实就是简单的喇叭裙,布料是红色的乔其纱,最大的优点就是飘逸大方。

  其实裙子本身没什么特别的,特殊的是大红的颜色,这对十几年的蓝灰黑,成了一种挑战。

  有连衣裙,也有单独的半身裙,还有孩子穿的童裙。连衣裙不仅有长袖短袖,而且有无袖无领的。

  这种袒胸露背的衣服,对传统的着装习惯也是一种冲突,不过它确实冲破了几千年的思想桎梏。一个夏天的时间,风靡大江南北,还被搬上了影视舞台。

  红裙子之所以流行,和乔其纱的面料有很大的关系。乔其纱布料超薄,凉爽通透,而且垂度较好,给人一种清爽飘逸的感觉。

  别说人们穿了几十年的老粗布了,即使是现在的机织棉布,也是比较厚实,夏天穿着闷热,而且易褪色,还不结实。一年的时间,就穿成了又旧又破的烂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前面的那两个三年,那是说的在轻易不穿的情况下。缝缝补补又三年,也是很难实现。

  现在的丝质绸缎,倒是凉爽舒适。但是丝绸还不如粗布结实,根本不适合经常穿着。再者,丝绸的价格对现在的人们来说,高的离谱。

  乔其纱就没有这些缺点,结实耐磨不褪色,穿上一年还和新的一样。而且好洗易干,一个晚上就能晾干,不耽搁第二天穿。

  它和防雨绸的最大区别就是,透气性好,夏天穿着凉爽舒适。因此,尽管价格高,还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款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款式的变化。

  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自此,一个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在第28期第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