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培训班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机和理发木工这些技术,没有办培训班的,只能拜师学艺。跟着师傅学习二三年,还不一定能学到真本事。不是有句老话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里还有句老话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拜师以后,师徒关系确定下来,年节和师傅家里有事,徒弟都得随礼探望,这也是一项大的支出。

  因此,大家对拜师特别的慎重,轻易的不拜师学艺,宁愿多交钱参加培训班。

  现在,农村姑娘找婆家,首选城里有工作的,二是当兵穿军装的,三是会门手艺能挣钱的。

  收音机组装修理技术,在人们的心中是门精湛的手艺,估计一百元的学费,也得人满为患,

  援朝舅舅雷厉风行,连家也没顾得搬,交接完工作就带人去南方考察了。

  留下三舅妈自己搬家,随着援朝舅舅的任职,地委给安排了住房。

  三舅妈的工作也跟着变动,调到了临水地区供销合作社业务部,这不仅和她所学的专业对口,也算发挥了她的特长。现在,胜男舅妈在供销系统可是名人,因为她手里有紧俏服装。

  听了罗新才的话,悠悠特想去南方转一圈,看看七十年代末深南的原貌。好不容易说服了姥姥,可是全家人都不同意。

  这一老一少的,去这么远的地方,他们是真不放心。援朝舅舅那是公务活动,不可能带着她们。

  他是这样说的:“姑,我先去考察一下,您老再等等。”

  援朝舅舅走了,胜男舅妈在家作了难。志斌今年5岁,志新3岁,俩人还离不开人,在张集公社他俩都是跟着自己的姥姥,去了临水就成了问题。

  胜男舅妈的父亲还不到50岁,又是校长,工作离不开。她母亲主动要求跟着闺女去看孩子,但是大家都觉得不合适。

  老伴老伴,说的就是老来伴。不能因为照顾外甥,就把老两口分开。

  舅姥娘提议,把志斌接回韩屯,由她照顾,志新三岁了,留在张集继续跟着姥姥。三舅两口子先去临水单独过,等志斌上小学时再跟去。

  这也是个办法,胜男舅妈无奈的答应了。两个孩子从小没离开过她,她心里也是不舍。因此,尽管调动手续办完了,也不急着搬家,说是等着援朝舅舅回来再搬。

  男孩子到底心粗,知道能回韩屯住,志斌高兴极了,没进家门就从自行车上溜下来,跟迪迪后面跑出去玩。到三舅妈走,也没把他喊回来。

  三舅妈心里发急,脸色发白,蹲地上就吐了起来,把大家吓了一跳。

  舅姥娘让她躺倒床上,大舅妈派智慧去喊悠悠爸。三舅妈说:“没事,我停会自己去卫生室,不是大毛病。这几天事多,没吃好。”

  结果,爸爸来了给她把过脉,就把舅姥娘喊出去:“妗子,胜男这是怀孕了,得两个多月了。”

  把舅姥娘高兴的:“这可是大喜事,胜男啊,你好好的歇会,我给你杀鸡去。”

  娘俩再去洪城,见罗新才家又多了十几个人,他家的西屋里,坐得满满的。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