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曾有一些不愉快呢。”

  听到这,糜旸更加不解了。

  迎着糜旸不解的目光,邓芝继续说道:

  “自大司马离荆后,荆州各地一直有将大司马的生平及公安之战写入当地县志的诉求。

  荆州其他地方暂且不提,就说江陵与公安。

  江陵县令认为公安之战,是大司马为糜公为南郡太守期间打胜的,自然应该写入江陵的县志。

  而公安县令却认为江陵县令太过无耻,公安一战明明是在公安县境内发生的,怎可写入江陵县志中?

  因为此事,两方县令互相写信驳斥对方,一度还将这事闹到臣的案上来。”

  听到邓芝的这个解释后,糜旸一时无言。

  好家伙,这也行?

  可糜旸一想到后世,地方上那些各种碰瓷名人的故居,他心中就了然了。

  而在听完邓芝口中的这些逸事后,糜旸也就理解了,为何江陵城内有这番狂欢的气象。

  华夏民族一直有一种,浓厚的乡土名人情节。

  想想后世,一个村内出了一个顶尖名牌大学生,村委会都会敲锣打鼓的四处宣扬这喜事。

  至于要是出了一个国家功臣,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不止村会敲锣打鼓,恐怕市方面都会高调宣传,引以为傲。

  更何况自己呢?

  只能说在某些方面,华夏民族真的是一脉相承。

  想到这,糜旸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

  荆州将自己看的如此重,自己又怎么会不识趣的拒绝呢?

  至于徐州那里

  等收复了再说吧。

  于是糜旸对邓芝发出了一声感叹:

  “项羽当年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今日孤知项羽也!”

  糜旸的感叹落入邓芝的耳中,引得邓芝心中一喜。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邓芝打算将糜旸的这句感叹写入江陵的县志中。

  江陵城内百姓的热情,让糜旸从城门口走到镇东将军府,足足走了好几个时辰。

  当糜旸迈入镇东将军府时,夜色早已经变得暗淡。

  而本来糜旸是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可邓芝又向糜旸建言,请他参与今夜早就准备好的宴会。

  今夜参加宴会的人,要么是荆州的众文武,要么就是荆州境内的世家豪族。

  以邓芝的看法,今夜宴会名义上是为糜旸接风洗尘,但实际上却有着让糜旸安抚人心的政治需求。

  糜旸想到来日他要以荆州为根据地东征,于是便同意了邓芝的建言。

  于是糜旸再略微洗漱一下后,便在邓芝的带领下,来到宴会席中。

  正如邓芝所说的那般,当糜旸的身影出现在宴席中时,宴席中的荆州文武,世家族长,心中都长长出了一口气。

  众人皆知,以糜旸的身份来到荆州,他从此以后就是荆州实际上的“皇帝”。

  荆州有许多达官权贵其实与糜旸没深入接触过,他们对糜旸的秉性大多是道听途说。

  虽说糜旸在荆州百姓中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