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为政,还是领军,都曾立下了不菲的功勋。

  但十几年的辛苦建功,却并不能让孙权对陆逊真正感到放心。

  因为算起来,吴郡陆氏与吴郡孙氏之间有着血仇。

  兴平元年时,袁术派遣孙策攻打庐江,庐江太守陆康坚守了二年。

  到了兴平二年末,庐江城终究还是被孙策攻克了。

  之后月余,陆康因忧愤病逝。

  在陆康抵御孙策的两年战争中,陆氏家族百余人因为饥荒和战乱,死了将近半数。

  陆康的幼子、陆逊从父陆绩比陆逊小六岁,所以那时候重振陆氏得到重担,都压在了陆逊身上。

  可以说吴郡陆氏的上代家主陆康,便是因为孙策而死,而且因为孙策,陆氏家族精英死了百余人。

  要不是当时年少的陆逊早成,帮助陆绩重树门户纲纪,吴郡陆氏可能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有着这种过往,一向多疑的孙权很难对陆逊怀抱百分百的信任。

  也正因为对陆逊不信任,所以陆逊在展露自身的才能后,孙权做出了一件至今都为人所诟病的事。

  建安二十一年时,也就是四年前,孙权强令陆逊以无所出为理由休掉了他的原配张氏,转娶了他兄长的女儿孙氏为妻。

  建安二十一年时,陆逊已经三十四岁,而那孙氏方才十七岁而已。

  若是陆逊没有原配,若是陆逊娶的不是孙策的女儿,那么年纪相差大一点,这件事也并不会让人诟病。

  但孙权明知道孙策与吴郡陆氏有着血仇,陆康更是可以说因为孙策而死。

  在以孝为天的两汉,孙权令陆逊娶害死了他从祖父的仇人之女。

  这难道对陆逊来说会是恩德吗?

  而且陆逊与孙权年纪差不多,本来是同辈。

  但经过孙权这个举动,陆逊无端矮了孙权一辈,成为了他的侄女婿。

  这难道对陆逊来说会是宠信吗?

  一切都是孙权的权谋之道而已。

  当时孙权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他看重陆逊的才能,却又忌惮陆逊的出身背景及他的过往。

  而当时陆逊的原配,乃是吴郡张氏。

  孙权不想江东各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

  他又想能真正将陆逊收为己用,故而作出了这个决断。

  最主要的是,孙权想以此看看陆逊对其是否忠心。

  若陆逊接受这明显是羞辱的指亲,那么足以证明陆逊心向他。

  若是陆逊以人伦大礼来反驳,那么他就会出手整治吴郡陆氏。

  而陆逊在知道孙权的这个安排之后,他一眼就看清了孙权的真正意图。

  但可惜他不是一个人,他身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

  所以最后陆逊决定忍辱负重,接受了孙权的指亲。

  也就在陆逊接受后,孙权才对陆逊差不多真正放下心来。

  虽然他对陆逊做不到完全的信任,但已经比一般江东士族出身的将领好很多了。

  非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