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从淡水养殖进军海洋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从淡水养殖进军海洋

  第二天,卢昌华带着老婆孩子去水库游玩。

  这里三千多亩的水库经过两年多的转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这个水库是卢昌华商品鱼的主要生产基地,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起家水库早已不再生产商品鱼了。

  而是每年六月份提供新一代鱼苗。

  不仅有大鲤子,还有锦鲤鱼苗。

  这里成了鱼苗的繁育基地。

  而商品鱼的生产,就交给了周边的其他水库。

  当罐头厂开建的时候,他就去和周边的水库谈合作了。

  如今的合作水库,已经从当初的十几座,增加到了三十几座。

  合作的地区已经从黑河地区,扩展到了绥化,齐市,伊春等地。

  每年可给昌和罐头厂提供鲜活鲤鱼上百万吨。

  而这些产品一部分在国内销售,另一部分出口到了苏俄。

  当然大部分用来换飞机了。

  与此同时,大白鹅的产量也逐年上升。

  从当初的三十几万只,逐渐发展到了百万只。

  这些白条鹅大部分被罐头厂收购了。

  而一小部分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饮食需求。

  还催生出了很多铁锅炖大鹅的饭店酒馆。

  进一步推动了大白鹅这个养殖产业。

  随着鲤鱼养殖和大白鹅养殖的兴起和产业龙头的带动,黑河地区,绥化地区,齐市地区,伊春地区的产业结构自发的调整了。

  一批小型的,中型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和大鹅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鹅绒服的生产加工是门技术活,北绒厂依然牢牢的把持着黑省的老大地位。

  它的产品大量出口欧美,只有少量产品在国内销售。

  因为款式新颖,裁剪立体,颜色鲜艳,保暖性强,一直是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的最爱。

  卢昌华对现在自己的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满意的。

  他八五年开始承包水库,养鱼起家。

  到现在已经六个年头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走出来尝试创业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人起步的平台都不一样。

  像有些人,一开始就是搞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有人一开始就是做衣服鞋子,而还有些人一开始就是搞机械加工。

  像卢昌华这样,以养鱼起家的人不在少数。

  可他早就看出来了,起家养鱼是可以的,可是一直养下去就不可取了。

  太低端,没有啥门槛,谁都能养,到时候竞争对手堪比繁星。

  所以他才进入了鲤鱼的深加工,做了罐头厂。

  至于养大白鹅那是顺带的事,没想到也成功了。

  可这样的成功,他就能止步了吗?

  这也仅仅是养殖业深加工的第一步。

  虽然价值提升了很多,可是依然是廉价的。

  再赶上有了历史性的机遇,苏俄的机会,他要是不动心就怪了。

  所以才有他不务正业的去苏俄搞假合资,骗取银行贷款的计划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