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章:化缘_青袍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他一脸的平和,看不出有丝毫的恶意。便开口说道:“大师既然来到我家,便是有缘,饭熟了,一起坐下吃顿饭吧。”

  叶攸安听了丈夫的话,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一起坐下吃顿饭吧。”

  “既然如此。叨扰了。”和尚对着夫妻二人深施一礼。

  水仙在饭厅放下一张方桌,端上白面馒头,咸菜,酸豆角,茶鸡蛋,小米粥。

  众人分宾主落座,和尚吃饭之前,默默地念了一段经文,之后,再一次向夫妻二人道谢,这才端起饭碗,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小米粥。

  “不知大师怎么称呼?”陈景元不动声色地问道。

  “阿弥陀佛,贫僧觉缘。”和尚问道:“不知二位施主如何称呼?”

  “在下陈景元,这是贱内,陈叶氏。”陈景元介绍自己的老婆。

  “大师,大师,我叫陈叶水仙。”水仙拍着胸脯自我介绍道。

  “有人问你吗?”叶攸安白了她一眼,嘴里说道:“自做多余。”

  水仙冲叶攸安翻翻白眼,吐吐舌头。

  “贫僧见到大门口贴着双喜字,色彩艳丽。”觉缘说道:“想必两位是新婚?”

  “昨日才刚刚成亲。”陈景元答道。

  “善哉,善哉。”觉缘笑道。

  “大师,我有一事不明,当面请教。”叶攸安开口说道。

  “何事?”觉缘问道。

  “从小到大,小女子无数次地斋僧,午饭,晚饭居多,像禅师这般,早晨起来便出来化缘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叶攸安说道。

  “午饭、晚饭的时候,再出来化斋,总会遇到善心的施主,施舍些小三荤的菜肴与我。不吃,违了施主的好意,吃了,违背了佛教的食素原则。因此,贫僧早晨出来化缘,总能讨些米粥、咸菜之类。”觉缘解释道。

  “大师的智慧过人。”陈景元称赞道。

  “禅师,小女子多一句嘴。”叶攸安开口说道:“即便是佛祖释迦摩尼,也是不戒荤食的。”

  “安儿。”陈景元白了她一眼,示意她不要多说。

  觉缘却道:“女施主果然博学,佛祖的确是不戒荤食的,只是,他老人家不提倡食肉。出家人在世间行走,靠着百家的施舍度日,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过不了多久,会活活饿死的。”

  众人讪笑。

  叶攸安对陈景元说道:“夫君有所不知,天竺的和尚,日本的和尚,暹罗国的和尚,都是食肉的,只有中原的和尚,是完全食素的,为何呢?这件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与那位赫赫有名的梁武帝有关,梁武帝之前,中国佛教也吃三净肉。梁武帝发心吃长素是读《楞伽经》时,佛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梁武帝非常感动,所以就推动素食。他是佛门的大护法,他吃素食,当然出家人就响应,以后在家人也响应,这是中国佛教素食之始。

  后来,随着寺院中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和尚们开始购置田产,租给附近的农民,农民每年要向寺院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寺院有了稳定的粮食储备,这才是中原和尚能够顿顿吃素的根源。”

  “禅师,我老婆的话,对不对?”陈景元问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觉缘双手合十,开口说道:“女施主果然博学。解释得头头是道。贫僧斗胆,再补充一句,万物皆有灵性,阿猫阿狗被杀之前,会产生巨大的恐惧与疼痛,继而产生极大的怨念,吃了这个肉,这些怨念也就进入了人的身体。再者说来,许多疾病的产生,源于食肉。”

  “照着禅师的意思,人是万万不能食肉了?”陈景元不以为然地问道。

  “食之,禄也,不食,福也。各有因果。”觉缘答道。

  “受教了。”陈景元说道。

  觉缘望着陈景元,许久不语,把个陈景元看得直发毛,最后,实在是沉不住气了,开口问道:“大师,为何这般瞧我?”

  觉缘说道:“瞧见施主,贫僧恍惚间想起十多年前的一桩往事。”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