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日后安排_红楼蕴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头,得不偿失。

  言归正传,要说生财之道,无非就是经商。

  朝廷虽明令禁止官不与民争利,不允官宦子弟经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个幕后老板也就罢了,京中许多权贵都是利用这种办法,更为聪明者,下面的商人需要庇护,自然每年都会送上白花花的银子,以求庇护,名曰利股。

  不过商道一途,贾蕴不甚了解,至于庇护,京中权贵甚多,一个不甚,极易得罪人。

  贾蕴觉得这两种办法殊为不智,或许这种偏门还是不适合自己。

  思忖片刻,贾蕴觉得做一个包租公尚且不错,早先薛家送了贾蕴一间旺铺,在管家的安排下已经租了出去,每年也有不少租金,再加上贾蕴现在有些闲钱,亦可以买些经济实惠的铺子租出去,这样每年都有进账。

  不光如此,贾蕴还能当个小地主,他原本就有几十亩田产,现今也都交给佃农,贾蕴每年也会有进账,若是铺子不好寻,或可置办些田产。

  贾蕴不会搞那些强卖强卖的事,逼着别人贱卖田产,不过贾蕴如今也是有些权力的,或可利用权力,寻些便宜的田产。

  贾蕴知晓,某些犯官抄家之时也是有田产的,这些田产一部分会上交国库,另一部分会交给内务府变卖。

  宫内的大总管高贤与贾蕴关系不错,或可操作一番

  至于这些事,只要不犯法,一切按照正规程序,崇明帝不会不满,除非贾蕴被崇明帝所厌弃,寻贾蕴的由头。

  若是如此,便是贾蕴两袖清风,贾蕴照样讨不得好。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的就是这般道理。

  正规的法子虽然进账少,可稳健,贾蕴不求穷奢极欲,清闲自在便是。

  不学那些勋贵人家家里养一两百号人,出门风风光光,大费周章。

  若是日后府内人多了,家里无以为继,早些放点儿人出去,能省则省。

  不过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打发人走人简单,但是这背后酸话那可就真的相当毁人了。

  这要传出去连仆人婆子丫鬟小厮杂役都养不活了,那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你这家要垮了,容易被视为没落的征兆。

  虽说贾蕴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可要考虑府邸的其他人。

  俗话说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府邸的规矩要定好。

  未来府邸进的人大抵就是林黛玉,若是林黛玉日后嫁过来,以贾母对林黛玉的宠爱,即便贾蕴如今被除了宗籍,那些劳什子的陪房定然不会少。

  若是一股脑的推拒,这就贬了林黛玉的面子,倒是不好办。

  更何况,以贾蕴现今的明面收入与隐性收入,又不是养不起,只是还是得甄别一二。

  摇了摇头,贾蕴暂且不想这些,毕竟林黛玉丧父,若是要嫁进贾蕴的府邸还需些日子,不急于一时,等日后在做安排。

  如今该是想想以后的路子。

  思考了一阵,贾蕴定下了目标,那就是紧抱皇帝的大腿,不结党,不营私,做好近卫本职。

  至于政治权力核心,贾蕴不会去接触,一个武将,与文臣相交,那是头铁,自寻死路。

  贾蕴现今的位子是天子近卫,只要紧跟皇帝,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定好日后基调,贾蕴缓了缓,闭目沉睡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