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6章 【需求突破】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暴涨几倍,除了注资20亿之外,还有就是‘日元货币/外汇’大赚。

  随后。

  桑德斯汇报道:“去年海外信托获利16亿港币,总亏损从30亿港币,回落至14亿港币,其中日元外汇/货币获得10亿利润,贷款等正常业务获得6亿港币.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将在1988年,亏损变成利润增长我们在一年半时间,追回坏账4.25亿港币,目前还剩下1.6亿港币没有追回.海外信托目前的净资产是40亿港币左右.”

  两家银行的净资产,已经高达上百亿港币,已经是大型银行的标配了。更何况,还有足足500多亿的存款(维港投资占40%多)。

  林志超说道:“嗯,海外信托现在不需要风险投资,只需要保持存贷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即可。后期,我会考虑将两家银行进行合并。”

  “好的,老板!”

  林志超的想法是,等到八七股灾之后,让恒隆银行私有化海外信托银行;两家银行之后进行合并,成为新的银行——

  他没有指望‘家族银行’能吸纳很多的存款,能发展到多大的商业银行;因为‘家族银行’更多的是吸纳林氏家族的存款,以及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最后,林志超说道:“下个月有个中环地王拍卖,就是中环消防局旧址,占地面积2.26万平方尺本丰,你以恒隆银行的名义去竞拍,只要总价不溢价‘底价’的九成,就可以拿下。晚一点,这幅地皮来修建新银行总部大厦。”

  林本丰说道:“嗯,我记下来了!”

  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地产人士,但也和地产界的人打交道,不溢价‘底价’的九成,已经是九成把握了。一般来说,超过底价四成,便属于地产行情好;超过六成,已经是引起很大竞争;超过八成,几乎是稳赢的局面。

  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是不缺门市的,毕竟林志超的大厦那么多;总部办公写字楼也是不缺的,但却一幢招牌总部大厦。

  华人行大厦可以更名,但毕竟这是历史建筑,林志超也没这个打算;德辅道的国际大厦,倒是也可以更名,那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再说。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去重新拿块地,做总部大厦吧!

  至于等八十年代末的花园道地王(前世万国宝通广场),林志超也是觉得没有必要,毕竟他的银行又不是很厉害,没必要建太庞大的建筑。

  所以,干脆就这次中环地王,预计也要八九亿港币的地皮费,不过恒隆银行给得起,毕竟已经七十多亿的净资产值。

  两人离开后,林志超坐在办公室里思考。

  他很轻松的就打造了一家百亿规模的银团,这多亏他强大的财力(贷款获利),以及他在风险金融项目的投资(日元外汇、原油、日经指数)。

  将来,还有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