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1章 【电子产业的预想】(求月票!)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流行多年了,而电动马达的玩具将取代这种流行。

  接下来,林志超和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展开问答,了解最近的情况。

  长江工业集团,旗下虽然子公司多、产品多,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属于工业产品;所以管理起来,也不是很复杂。而且集团的高层,也不是摆设,相反拥有很大的监督权和指导权。

  会议结束后。

  林志超回到办公室吃午餐,是有镛记打包的烧鹅饭;今年,后世知名的‘裕记烧鹅’也开业了,和镛记算是各有千秋。

  林志超咬一口后,立马感觉皮已经不脆皮了,还是吃刚烤出来的比较香。不过既然是工作餐,能吃饱就行,总比吃工厂里的饭菜好,那真是还没有后世猪吃得好。

  但林志超并不惭愧,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情,比较其它工厂的待遇,长江工业已经好太多了。

  蘸一点酱料,将烧鹅放进嘴里,瞬间带着丝丝荔枝木的香味停留在味蕾,口感肥瘦恰到好处,油而不腻,再吃上一大口米饭,别提多有滋味了。

  在咀嚼美味的同事,林志超的大脑也在运转。

  今年三月份,日本索尼联合香港的胡孝清,在一个住宅单位里设立了两条生产线,采用日本引进的晶体管收音机套件进行组装,这更像是家庭作坊。该工厂组装了tr-510和tr-623,一个月可以安装4000台,然后发往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国家。

  原来,索尼在英国等市场遇到了阻力,政府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当地电子行业免受廉价日本进口产品的影响。因为当时香港还是英联邦的一部分,森田昭夫认为在香港组装收音机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因此将‘香宾公司’作为在香港组装索尼收音机的分包商,这是索尼在海外的第一个生产工厂。

  殊不知,索尼是在‘玩火自焚’,小看了香港的工业水平。

  一旦将收音机带到香港进行组装,那么香港的工厂主很快就可以自行组装收音机,然后去美国抢占索尼的市场。重要的是,由于劳动力和管理成本低,香港制造能比日本制造更有竞争力。

  从此,香港的电子产业一发不可收拾,从1960年雇工200人,到1970年雇工4.3万人,再到1980年雇工9.5万人;从生产收音机、晶体管、电子表、风扇,再到印刷线路板、电视机、电话机等;香港电子产品出口,最高纪录是香港产品出口的25%金额。

  若不是香港的工薪和房价涨得太快,香港的电子产业绝不会停止发展。

  后世深州的华强北,说是起源于香港,绝对没有问题。正因为八十年代,香港电子产业朝内地转移,才有了华强北。

  “从日本进口晶体管,然后自行组装收音机,最后出口至美国!”

  “虽然这个产业赚不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