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说书唱戏劝人方_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辛苦钱。

  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之下,向天下人宣扬刘备的事迹,顺便挖一波曹操的黑料。

  看似只是过过嘴瘾,实际上却是能引起听众的认同。

  最后再由他们口口相传,便能逐渐转化为民心优势。

  要知道,后世之人听三国评书之时。

  可是听到刘备打败仗便痛哭流涕。

  听到曹操打败仗则鼓掌欢呼,欢欣雀跃。

  当然,那些去曹操治下的百姓,肯定不能让他们讲原版的三国评书。

  否则恐怕还没讲到虎牢关,就要因为谤讥大汉丞相而被当场砍死。

  因此徐风也来了一手借古讽今,直接把曹操的事迹扣在了王莽的身上。

  来了一本改编版的王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三国高仿文。

  虽然论可读性不如原版三国,但在这个娱乐途径稀少的时代,对普通人的吸引力已经难以想象了。

  当然,曹操治下也不都是蠢货。

  有心之人自然可以听出这些说书的内容是借古讽今。

  但首先没有真凭实据,曹操就没借口大开杀戒。

  而且徐风深知一个道理。

  那就是想要推广某件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封禁他。

  只要曹操封禁了这些评书内容。

  听过评书的人自然会认为这些事八成都是真的。

  要不然曹操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做贼心虚般不打自招?

  就比如清朝雍正,就因为得罪了读书人,结果被扣上了种种流言蜚语。

  得位不正,十四阿哥被改成四阿哥的传言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结果最后不还是流传千秋万代,明明身为封建专制达到巅峰大一统帝王,依旧对此毫无办法。

  况且在汉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官府的掌控力最多达到县级。

  再往下的村庄乡镇,实际上才是这些说书人真正的根据地。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百姓,方是徐风一心拉拢的对象。

  荆州酒楼内,山羊胡老者的评书也已到了末尾:

  “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便欲拔剑来杀曹操。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欲知曹操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明明所讲的都是当世之事,但古代信息并不发达,大多数人对于外界之事也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

  如今被徐风另外编撰,又加以评书化,立马多了许多趣味和期待感。

  而且所讲之人都是当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自然引得众人期待无比。

  “说啊,最后曹操到底怎么样了。”

  “对啊,陈宫不是想杀曹操吗,最后到底杀没杀?”

  这时候一旁的同伴才笑道:

  “愚夫,若是陈宫真的杀了曹操,哪还会有如今的大汉丞相?”

  山羊胡老者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各位乡亲父老,明日同一个时辰,老朽会继续说书,还望各位捧场。”

  众人虽然不舍,却也喝彩连连,各自投了一些赏钱。

  零零碎碎的加起来,竟然够山羊胡老者以往务农半年多的进项。

  此时,却听一处包间门缓缓打开,从中走出一名童子。

  “我家先生说了,老人家说书很有意思,望明日依约依时前来。”

  “这是我家先生赏下的。”

  说完,童子将一枚金锭放在了山羊胡老者的托盘之中,险些惊掉了客栈其余众人的眼睛。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