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 时代浪潮中的扑棱蛾子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

  一个大型农庄并非只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因为按照两百多年前的规定,“粮赋”,属于大型庄园的必要义务,唯有上下通吃里外勾结一手遮天的超级豪门,才有可能把庄园打造成纯粹的经济作物,只出产饮料、调料、香料的初级产品。

  只是这种难度极高,因为即便是现在,单独一个家族的实力,也没办法去抗衡哪怕是两百五十年前的三大船团。

  船坚炮利,这就是皇唐天朝中央的底气,内阁在决定一场小型战争的时候,可以调动两百艘以上各种战舰。

  一个很普通的命令,就是某个地方亡国灭种。

  也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的地方豪门,只能尽可能地联合、渗透,才能用迂回的方式,把财富重新聚敛起来。

  庄园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分——“私田”,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代冒险家们想要继续在本地区搜罗土著奴隶,优质的基本不可见,庞大的奴隶贸易兴起之后,加上三代冒险家的繁衍,同文同种的下放非常明显。

  以“广交会”为例,两百五十年来,在南海地区,以李、冯、杜、冼为主的豪门,那些依附在四大家族上的小型家族,扩散出来的祠堂、家庙、祖庙、宗祠,大大小小遍布整个南海,数量数以十万计算,且这些只是登记在册的初步统计。

  这些人,第一代是附庸,第二代是帮闲,到了第三代,因为子孙后代的扩充,就变成了普通的平头百姓,甚至是农奴。

  只是这个“农奴”,却非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他们和王角穿越前所知道的农奴,并非是一回事。

  他们更多的是依附在了庄园或者社团之上,不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奴仆”,而是十几个家族,成百上千人的“奴仆”。

  同时在这个庄园或者社团之中,他们依旧拥有着一定的地位,因为皇唐天朝的法律早就规定了蓄奴的种种条件。

  为了达到实际的“蓄奴”目的,又要绕开“蓄奴”的规定,“私田”就是重要补充,它让庄园中的底层成员拥有一定的土地,几亩十几亩不等,只要庄园经济没有崩溃,皇唐天朝的中央核心区,还有市场需要他们的作物产出,那么,理论上就能代代相传。

  而庄园或者社团,只需要支付一点点的工资,然后主要以“私田”为形式来支付“农奴”们的劳动所得,整个庄园的维系,地方豪门的财富存续,就得到了保证。

  只是时光荏苒,伴随着贸易越来越繁荣,显然不可能所有“农奴”都会满意那么几亩地、十几亩地的产出,毕竟,他们也会娶妻生子,甚至有些具备冒险精神的,可能还想改头换面。

  这时候,“农时做工,闲时打工”的情况,就出现了。

  而比较巧合的是,因为经济作物的特殊性,往往都是台风高发的时期,恰好就是三料作物的头茬收获季。

  所以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台风开始肆虐沿海的时候,以往那些码头上络绎不绝,宛若工蚁、工蜂的打工人,就仿佛是被台风全部吹走了一般,直接消失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种刁诡的社会现象,对王角这个穿越客来说,除了感慨穿越者前辈是条狗之外,剩下的,也不过是化身扑棱蛾子,在这奇形怪状的时代浪潮中老老实实地苟起来……

  请收藏:https://m.aize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